图书馆的留言本被网友“围观” 你怎么看 2025年09月01日  

“图书馆水质不行。”“三楼的小朋友们太吵了,根本看不了书!”“为什么卫生间老没纸?”……最近,上海虹口区图书馆的读者留言本突然走红。上面的字迹从稚嫩到工整,诉求从卫生间缺纸到空调温度过高,五花八门的诉求充满生活气息。在虹口区图书馆的留言本里,你来我往间流动着许多小心愿、小渴望、小情绪、小情怀,它们有来处,也有出口,还有回响。对此,你怎么看?

 张永胜:从图书馆的留言本讨论热烈,看得出图书馆工作人员热心负责,营造了良好的互动氛围,暖心的行为会吸引更多的阅读爱好者前往,有助于图书馆良性发展。无论是营利性机构还是公益性项目,如能热心做好服务,一定能越来越好。

 张炼煌:我认为必须为上海虹口区图书馆的读者留言本走红点赞,这种暖心的做法值得推广。认真回应图书馆的读者留言本上留言,对图书馆管理方来说,并不需要多大投入,但它传递出的真诚态度弥足珍贵。认真负责,暖心服务不该是稀缺品,而应该成为公共服务的必需品。这些留言都得到了回复,体现了城市公共管理的温度。读者之间撑起一个社区的文明氛围,在这里你来我往的许多小心愿、小渴望、小情绪、小情怀,都有来处,也有出口,还有回响,文明在一次次留言互动中滋养生长。

 曾一聪:上海虹口区图书馆留言本的走红,展现了传统互动中绽放的人文之花。留言本成为读者表达小心愿、小渴望、小情绪和小情怀的出口,而图书馆的回复则给予了情感上的回应。这种互动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使图书馆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借阅场所,而成为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空间。虹口区图书馆对细节的重视,让读者感受到被尊重和关爱,提升了读者对图书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追求高效便捷的数字化时代,传统的人文关怀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许素芬:必须为虹口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点个大大的赞!他们珍视每一位读者的留言,不仅温柔耐心地一一回复,更将建议落到实处。这份细致的呵护,远超工作的本职,充满了对读者的尊重与爱。相信这种温柔的对待,会让读者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声音被重视,他们的想法有价值。这正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如何去爱这个世界。

 曾文东:留言本成了读者与图书馆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此举可以说是图书馆与读者之间达到了双向奔赴:读者的意见得到了表达并得到合理的解决,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范子雄:我不得不为虹口区图书馆的贴心服务和办事效率点赞。有吐槽、有回应、有落实,更有暖心互动。这种务实、高效、有温度的服务,真正体现了“读者第一”的理念。在不少公共服务还流于形式的当下,虹口区图书馆却用最朴素的方式,解决最实际的问题,传递出浓浓的人情味。这件事虽小,却值得大力表扬和推广!

 陈赞发:曾在不少场所看见过留言本,但基本上都是形同虚设,蒙尘、变旧、无人问津。不同的是,上海虹口区图书馆的大小读者却如此“较真”,愣是要在留言本上提出五花八门的诉求,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又是如此地认真、细致,对读者的诉求全都及时给予回复。

 刘如君:我认为上海虹口区图书馆留言本走红,本质是实体互动场景下,“诉求被看见、被回应”的真诚沟通,击中了社交媒体时代人们对“有效反馈”的期待。 对读者而言,提供了低成本、有温度的诉求渠道,相比线上留言的“石沉大海”或复杂流程,实体本子更具“仪式感”,手写的文字也让诉求更显真实,而“件件有回复”的态度,让读者感受到被尊重,增强了对图书馆的归属感。对图书馆而言,这是高效的“用户调研”和良好的“形象塑造”,塑造了亲民、负责的形象。对社会而言,它是一种“慢沟通”的温暖示范。总之,这本留言本走红的不是“复古”形式,而是背后“重视每一个小诉求”的服务态度,这才是它能引发广泛共鸣的核心。

 (廖玉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