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高挂红灯笼 2024年02月22日  

●黄毓波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着浓厚的文化沉积,在历史的嬗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俗习惯。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走出国门,所到之处刮起了阵阵“中国风”,中国年得到了各国人民的喜爱、欢迎,也因此成了全世界最为流行、精彩和热闹的节日之一。

 过中国的传统新年,有喜笑颜开的红包,有喜气洋洋的春联,有温馨热闹的团年饭,也有相互祝贺的吉祥话。除了这些,还有夜晚亮起的红灯笼。

 说起灯笼,最初作用当是照明。由于灯笼的独特设计,可以防止风把灯火吹灭,所以古时一些大户人家,会在门口或者院子里挂起灯笼。院子里的灯笼为家人的活动而点亮,门口的灯笼既可以标明官衔,也可为路人照亮道路。悬在门口的灯笼,也是一个诠释姓氏文化的平台。灯笼上写上“某”府,“某”即这户人家的姓氏,你只要看一眼,就可以知道主家的姓氏了。若你从门前走过,主人在门口笑意盈盈,又恰好是同姓的宗亲,那么寒暄几句,你会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这体现了中国人热情好客的美德,以及淳朴民风。

 由灯笼衍生而成的灯会,当仁不让成了一年当中最为出彩的浪漫之夜。“今年元夜时,花与灯依旧”,从诗句中都可以感受到,每年如期举行的盛大灯会的主角,就是精美的灯笼。少男少女穿行在夜色中,灯笼的亮光,把笑靥如花的脸,染成绯红,惊鸿一瞥而落下一见钟情的故事,越过了岁月长河流传至今,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美谈。灯笼在这些故事当中,扮演着锦上添花的作用。

 红色代表着喜庆,古时人们会在儿女成亲、新居落成、金榜题名,或者为长者祝寿等家有喜事的时候,把灯笼染成红色挂在房子的各处,喜气冲破漆黑的夜晚,让四周都洋溢着欢喜的气氛。

 现在制作的红灯笼,无论是质量还是样式,跟以前有着天壤之别了。这些红灯笼的外面披上不会褪色的红绸布,里面用红色的灯泡,亮起的红灯笼,把节日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

 红灯笼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同时也是象征着幸福、光明和活力,吃过大年三十的年夜饭以后,夜幕慢慢降临,此刻,你可以带着新年的微醺出去走走。行走在乡村,随处可见小洋楼的门前楼上,挂起的红灯笼亮了起来,映照在门口的春联上,喜气洋溢,预示来年的风调雨顺。在城镇的街道上穿行,可以看见道路两旁的绿化树上,挂满了红灯笼。藏在绿叶间的红灯笼,仿佛是寒冬腊月,树木悄然绽放出的灿烂花朵。迎面而来的高楼大厦,以及商品房的阳台上,毫无例外地点亮了红灯笼,这些喜庆的气氛,扶摇直上冲破云霄,让你可以预见,新年祥瑞和谐,国泰民安。

 大红灯笼以华丽的姿态优雅转身,褪去了作为照明的用途,成了寻常百姓家的装饰品,大红灯笼已经找到了它存在的位置和价值。在大红灯笼喜气的光线下,人民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当门口崭新的大红灯笼点亮,新年恣意张扬吉祥的步履如期而至。在大红灯笼的照耀下,人们坦荡快乐地迎接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