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豹子 气贯长虹 ——写在纪念姚子青烈士牺牲86周年之际兼谈阅读《孤城悍将》体会 2023年09月10日  

□易道先

今年9月7日,是平远籍抗日烈士姚子青(1909-1937)牺牲86周年纪念日,笔者于是怀着沉重的心情,一口气读完由著名客籍作家、梅州市顾问丘峰主编,优秀青年作家丘晓雁撰写的《孤城悍将姚子青》一书。该书以纪实性手法,全面真实地记述了姚子青从小立下革命志愿、报考黄埔军校、参加北伐战争、参加抗日战争,特别是在淞沪战役的宝山保卫战中,身先士卒、顽强搏杀,浴血奋战、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1938年3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各界群众召开的“纪念孙总理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烈士大会”上,赞扬姚子青是全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

崇尚正义、心怀高远

姚子青自小痛恨地主、恶霸欺压穷苦人民,自小痛恨帝国主义列强。据书中记述,有几件事情深深地烙印在姚子青心中,并埋下了革命的种子。一则为亲身经历:一次,姚子青到地里灌溉,被后面才来的村霸黄老爷痛打一顿。当时,黄老爷赶到地里,恶狠狠地说:“我的田地先灌溉”,姚子青争辩:“这样不公平!这样无公理、无王法!”黄老爷挥起拳头,蛮横怒吼:“这就是王法!这就是公理!”说完便对姚子青拳打、脚踢、棍砸,事后还要姚子青的父亲跪地道歉求饶。二则是亲眼所见:镇里驻扎着兵痞,经常到商店掏香烟、拿好酒、抓铜板,到处吃吃喝喝,老百姓恨之入骨。一次,一高一矮两名兵痞来到刘老板店里拿这拿那,刘老板不从。高个子指使矮个子“给我打!往死里打!”一阵拳头下去,大刘嘴角鲜血直流,两颗门牙掉落在地。接着矮个子脱下皮带继续猛烈抽打,大刘一边求饶一边哀叫。高个子见状,乐呵呵地吹起口哨,身子一歪一扭地走向灌满米酒的酒缸,脸凑上去,猛力地吮吸,喝得畅快罢了,高个子还扯开裤子对着酒缸撒尿。三则是亲耳所闻:从省城回来的朋友感叹,广州城里不太平,治安非常混乱,华人处处受欺负、遭殴打,他在沙面进货时,看见一个年方二八的小伙计因为挡了英国佬的道,被围殴至半死不活、浑身是血,脸肿得都认不出来,连上前解救的中国人也同样遭到暴打。

姚子青自小向往光明、追求进步。姚子青经常上街去书店、书摊阅读革命书刊,他牢记老师的教导:“君子要有家国天下的情怀,有国才有家;国是每个人的家,没有了国,就像房屋没有了屋顶,大雨之下,没人能幸免。”姚子青决心有朝一日穿上军装,打倒地主恶霸、打倒军阀列强、赶走帝国主义,坚决“为国家为民族而活,为劳苦大众而活,为大家能吃饱肚子而活,为大家能过上幸福日子而活”。向往革命的种子,慢慢在热血青年姚子青内心萌芽。

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据书中记述,姚子青1926年10月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他非常珍惜考入黄埔军校的机会,认真学理论,严训强体魄,吃苦耐劳,潜心研究,军事理论得到一次又一次提升,灵魂深处也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升华、洗礼。

认真学习军事理论。在学习军事理论课期间,姚子青如海绵吸水般加倍努力,浸润于无边的学海,孜孜不倦地求取养分。黄埔军校的军事教育理论主要采取日式的军事规范,有典范令、战术、兵器、筑城、地形、军制、交通、陆军礼节、军语、卫生学等学科,他都听得如痴如醉,笔记记得详详细细。姚子青意识到,军事理论是军事行动的基础,只有认真学习、熟练掌握,才可以在任何时刻都能以最佳姿态应对任何状况和问题。有些军事理论晦涩难懂,如欧洲战史、日俄战史、兵要地理等,姚子青则抓住到基层练兵、筑城、射击、工炮兵作业等机会,理论联系实际,反复琢磨、反复研究,战略视野得到进一步拓展。此外,姚子青还认真整理老乡前辈罗卓英、黄梅兴、姚中英等将军经常提及的有关作战部署、作战策略、战术要点等经验,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与学员们进行讨论、切磋,找出胜仗的原因和失败的教训,军事理论、战术战略水平和决策能力得以提高。

严苛磨练军事素质。军事训练是从队列等做起,每天无休止地“腿并拢,腰挺直,站如松,脖子不乱动,双手贴裤缝”,虽然枯燥乏味,但姚子青越练越起劲。他将腰板挺得直直的,双手双脚严丝合缝地紧紧闭合,就像用尺子画出的一道直线,用砖石砌成的一面高墙。每天的环岛跑步,全程大约15公里,需时1个钟头,姚子青从不缺席、从不请假。在军事训练中,更艰苦的要数战斗演习、勤务演习、夜间演习及综合野营演习等,他都能深入钻研,积极和学员们一起分解,反复学、反复悟、反复练,真正做到学透、吃透、练透。在实弹射击练习中,姚子青认真寻找射击点,跪倒、架枪、瞄准、扣动扳机,一整套动作快速衔接,不管是自动步枪、轻重机枪,还是加农小炮、迫击炮等等,都能做到弹无虚发、炮炮中的。在驻防实践中,姚子青放哨站岗,押送枪支弹药,样样做得井井有条。在参加流动警哨中,姚子青能顶夜露、冒风寒,精神高度集中、眼睛高度专注,时刻警醒提防一切风吹草动。在黄埔的训练日子里,姚子青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经常是汗水、泥水、雨水沾满身。长期不断地素质训练,让姚子青的身体更加有力、更加壮实,各门训练课程都完成得非常好,成为学员尊敬的“黄埔才俊”,得到了总教官的高度评价。

严格洗礼思想灵魂。黄埔军校的正门,挂了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黄埔校园里的生活,生机勃勃,充满着热血与活力。他夜以继日地埋头学习、刻苦训练,希冀着终有一天能上场杀敌,为革命事业做出贡献。姚子青明白,身为热血中华儿女,应以保家卫国为己任,救人民于水火,护疆域之完整。艰苦、充实、丰富的黄埔军校学习生活,给姚子青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让我们一起奋斗,打破重重阻难,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总有一天,我要奔赴战场,将来犯的敌人杀个片甲不留!”毕业前夕,姚子青紧紧攥住手中的钢笔立下誓言。此时的姚子青,已经从一名懵懂青涩的农村少年,成长为独当一面、铮铮铁骨的革命军人。

英勇善战、铁血铮铮

接上级命令,姚子青营于1937年8月11日奉命调离武汉,前往南京御敌。他已经作好血战到底、随时牺牲的准备,于是提前把妻儿送回老家。8月31日,姚子青营抵达宝山县城,正式进驻接防。其时,日军已经集结完毕,准备强行登陆宝山、侵占上海。据书中记述,敌我军力非常悬殊,日本方面海军军舰50艘,飞机20余架,坦克近30辆,陆军5000余人。对比之下,姚子青营的总兵力不过区区500余名。但是,姚子青带领将士灵活机智、顽强抵抗,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粉碎了日寇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打出了气势!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

先发制人,抢占先机。1937年9月1日清晨,日寇朝宝山方向进发。姚子青首先在宝山城外围,构建了具有纵深交错和多层次的战壕及掩体;其次,在宝山城的东、南、西、北四座城楼上分设瞭望哨,并配备重机枪;接着,在城内各交通要道和路口设置多处哨点、碉堡及屏障。就在日寇踏上宝山的第一刻,埋伏多时的守军将士攒足火力对敌进行猛烈扫射。骤然喷射而出的密集枪火,打了日寇措手不及。紧接着深藏于地底的地雷被逐个引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接踵而至,一个又一个剧烈的冲击波平地而起,将日寇炸得血流开花。姚子青营初战告捷。

进退结合,虚实穿插。战事间隙,姚子青下令狙击队撤退,重新布阵于其他要塞。守军士兵的突然消失,让日寇非常疑惑。突然,守军又如天降神兵,一队人马从斜后方两侧突然冲出,先是以机枪持续开火为掩,趁对方尚未反应过来,就向日寇猛扑过去,一下子就把落在队尾的一群日寇打趴在地。此时,守军点到即止,又凭熟悉的地形快速撤离。尔后,姚子青又指挥士兵分几路突袭日寇,不断打乱日寇的登陆步骤。战事第一日,姚子青营以击毙百余名日寇而胜利结束。

掐敌七寸,乱其阵脚。9月2日,天刚微亮,日寇就携数辆坦克迫不及待地朝宝山城二次进犯。姚子青另辟蹊径,找准坦克的“七寸”,用上一招出奇制胜。姚子青早已连夜令人在坦克的必经之路赶挖了几道深沟,并以前哨士兵故意溃退为诱饵,使日寇放松警惕,一步步被引向守军设置好的陷阱。说时迟,那时快,小分队人马迅速跳入壕沟底部,用手榴弹掷向坦克最薄弱的车底,另一小分队人马则径直朝日寇方向飞奔而去,开足火力击杀对方,日寇引以为傲的坦克立时破解。笨拙的车身死死卡在壕沟与地面之间,底座则被手榴弹炸得千疮百孔,前不能进,后不能退,仿佛失去了灵魂的躯壳,日寇阵脚大乱。埋伏在宝山外围阵地的守军将士在迫击炮的配合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战壕,发起一波又一波强袭,狠命厮杀,击毙日寇百余人。

扬长避短,巷战建功。日寇的优势是飞机、坦克、军舰,但在错综复杂的巷道里威力锐减;守军将士的优势是地形熟悉,在街道巷战中威力倍增。9月3日,日寇又浩浩荡荡向宝山进犯。姚子青营的士兵们,一个个像铆足了力的猴子,借着对西门外商业区地盘的熟悉,在断壁废墟间上蹿下跳,横冲直撞,忽而躲在石堆背后避开日寇的枪火,忽而从某个不知名的角落猛地猛扑而出,对准敌人一枪毙命。见日寇要集中火力强攻,便朝近处一拐,再从另一处角落钻出,由背后偷袭,给对方致命一击,彻底地把敌人的攻势压了下去,逼得日寇丢盔弃甲、仓皇败退。一日下来,姚子青营毙伤日寇两百多人,日寇尸首遍布脚底。

奇兵出动,敌军重创。9月4日,日寇的攻击点转向金家宅。姚子青营以神枪手杨绍洲为首的奇兵狙击队埋伏在金家宅。狙击队员利用民房作为防御工事,以水流阻隔的南北两侧作为天然屏障,与敌人展开近身作战。日寇正欲跨桥前行,陡然间从其斜后方及桥对岸冲出几队人马,四面合围一齐杀来,日寇被分截于南北两侧,互相不能照应,兵力迅速瓦解,接二连三被奇兵狙击队员打落水中,晶莹的水花混杂着瘆人的血色四处飞溅。尔后,奇兵狙击队员步枪、机枪、手榴弹、刺刀、空手搏击一齐上,决不给敌人一分一毫的可乘之隙。一时间,石桥边,河流上,桥墩底,一具又一具日寇尸体交叠横卧。金家宅一仗又毙伤日寇百余名。

攻防结合,随机应变。9月5日,日寇以一枚战炮为引,从四面八方朝宝山城方向涌去。姚子青一方面带领守军借助彻夜赶造的防御工事和壕沟应战,采取攻防穿插的方式,阻挡日寇前进。另一方面组织将士积极加固现有工事,增加守卫四座城门的人马。敌以兵舰三十余,排列于我东门江面,飞机十余架轰击我各城门,复以战车向我各城门冲击。姚子青的指挥所在日寇的轰袭下成了颓垣断壁,屋檐桷椽被炮火生生炸断,顶楼的栏杆碎裂坠落,只剩下泛着冷光的突兀的地板犹自残存。这场恶仗打下来,姚子青营伤亡近半。

气壮山河、感天动地

身先士卒,奋勇向前。9月6日,日寇在长江口和黄浦江面集中了一百多艘军舰,向宝山发起大规模进攻。姚子青组织将士赶筑掩体,部署防御,组织兵力用浇灌泥石等方法堵死东门、北门、南门,仅留西门进出,以便于集中兵力对付敌人。当日寇连同黑压压的炮车席卷而来时,姚子青再也按捺不住,拿起挂在墙角的枪械,扛着一把手榴弹,如出笼的猎豹愤冲而出,直插阵地的最前沿。在姚子青的激励下,守军将士也好似杀红了眼的战狼,发出冲天咆哮,发疯般地朝敌人集火扫射。一时间,机关枪的扫射声与手榴弹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姚子青命令迫击炮掩护,自己则手持冲锋枪,如箭一般地冲向敌群中明晃晃的身影。姚子青绕过敌人狙击的枪火,躲过迎面而来的刺刀,在迫击炮炮弹落下的同一时刻,举起手中的枪支,对准了日寇总指挥鹰森孝联队长,鹰森孝应声倒下,守军士气大振,杀声震天。当天,随着总指挥官的重伤,日寇停止了进攻。

顽强搏杀,浴血奋战。9月7日,日寇以硫黄弹轰开宝山的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后,海军的舰炮和空军的扫射更加疯狂,猖狂地往四面八方攻去。姚子青率领百余名伤痕累累的士兵,一头扎进交战的队伍里。姚子青发出震天动地的怒吼,快速冲到了阵地最前面,挥舞着机枪向敌人猛烈射击。守军将士受到鼓舞,爆发出响彻云霄的呐喊,径直奔向侵袭而来的日寇,同倾巢出动的日寇殊死拼杀。一排排战士倒下了,就有一排排战士爬起来。一颗子弹击中姚子青的右臂,穿出了一个血肉模糊的洞眼,鲜红的肉芽从内侧炸开,露出了里边白森森的筋骨。姚子青咬牙忍受着钻骨的刺痛,将右手上的枪支轮换到左手,使出浑身的劲道朝向近身的日寇猛然扑过去。姚子青勇往直前的气势压倒了面对面碰撞而来的敌人,又一批日寇被毙倒在地。

气壮山河,壮烈牺牲。9月7日10时许,付出了惨痛伤亡代价的日寇鱼贯入城,并以数十辆坦克集中重炮,轰塌了姚子青营的最后工事。“弟兄们,杀身成仁、报效国家民族的机会到了!”“人在阵地在”“誓与宝山共存亡”的呼号响彻云霄!姚子青向守军将士下达命令:“我死了,连长接替我指挥,连长牺牲了,排长接替,排长死了,班长接替,班长死了,老兵接替,老兵死了,自动接替。”姚子青高举手里的枪支,带领余下的几十名将士奋不顾身地冲向蜂拥而至的敌寇。守军将士全然不顾隆隆的炮火,任凭烈焰蒸腾,火柱喷涌,亦毫不退避,个个以一当十,与冲进城内的日寇殊死相搏。守军将士手被炸断了就用身体撞,腿被炸断了就爬着滚向前,手脚都被炸断了就用牙齿咬断引线与敌人同归于尽。此时,姚子青身边只剩下几名遍体鳞伤的士兵,而他本人右手臂上的伤口尚未愈合,又再次被飞旋而来的石片刺穿,小腿根部遭敌枪击中,多年前的旧伤叠加新伤让他几难站立,还有许许多多的大伤小伤像细细密密的银针扎得他浑身生疼。可姚子青无暇顾及这些痛楚,朝着日寇发起一波接一波凶猛的冲袭。怀中的手榴弹一枚接一枚掷向敌群,手里的机关枪突突地发射出连串的火球,尖锐的刺刀闪着白光划下一道道锋利的弧线,将那无耻入侵的日寇拖入血海的深渊。值此时刻,姚子青的心中只存着唯一的念头,就是“只要还有一个人,也要守住阵地;只要还有一口气,也要和敌人拼到底!”此时,敌人的一发炮弹轰地在附近引爆,弹药碎片顺着气旋的强压爆裂喷射,穿进了姚子青的小腹。姚子青的腹部被炸开一个巨大的窟窿,鲜血喷涌如注,肠子向外溢出。姚子青用手捂住腹部,温热的血水沿指尖四溢,挣扎着抓起落在地上的手榴弹,准备将之引燃,投向敌寇所聚之处。一阵密集的枪声响起,姚子青的手举到半空,突然松松地垂了下来,手榴弹骨碌碌地滚向了一边,绽放出血红色的火花。姚子青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英勇牺牲!

1937年9月7日,第九十八师第二九二旅第三营营长姚子青,与全营上下五百余名将士为捍卫宝山城、抵抗日本侵略者,誓死激战七天七夜,全部壮烈殉国。宝山保卫战感天动地,抗日先锋姚子青和第三营将士之壮举可歌可泣!当时各大报刊纷纷报道,其中有报纸著文赞颂:“此次姚营全部殉城,其伟大壮烈,实令人内心震动而肃然起敬,此非仅中国人之光荣,亦为全人类之光荣,其伟迹将永垂史册而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