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视域下习作单元作业设计要点 2023年05月30日  

●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 涂伟华

 统编教材设置了习作单元,强调习作与阅读的关系,这为项目化作业设计与运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怎样基于单元习作目标,以“单元习作”的成果呈现为导向。下面我将以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以逆向思维为导向,探析习作单元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

 一、阐释性内容:指向单元习作“策略”的润滑剂

 形成一篇优秀习作不仅需要注意常规素材的加工、布局谋划、主线设计,更需要运用描写方法和落实要素。在情境任务设计中,用“小贴士、温馨提示、智慧泡泡”等方式,可以唤起学生对单元习作方法的记忆与运用,从中获得一定的习作援助。如:任务情境“游丰顺公园”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智慧泡泡“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你到丰顺公园游玩了吗?你走过了哪几个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用图示画一画吧!记得标上路线与地名哦!”这样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又凸显了单元要求“移步换景”的游览方式,帮助学生建立了单元习作的思路,一定程度建构了习作结构主线。

 二、阶梯性内容:指向单元习作“构思”的进阶层

 单元习作的形成需要素材,更需要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创作过程。在作业内容设计时,我们可以将目标分解,环环相扣,以递进的方式达成创作。如从“言语的认知感受”到“言语模仿表达”时可以这样设置:“请你模仿课文对海上日出的变化,运用颜色词进行表达。”其后布置任务二:请你也尝试用这样的写法来写一种景物的变化吧!为了实现了从“段落结构描摹”走向“篇章构思布局”,设置情境任务三“夏夜河边观景:你将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呢?”这样的设计不仅迁移了文本中景物的描写方法,更是迁移文中结构思路、表达方式,学着由简单的句型描摹到综合景物运用,写出景物特点和变化,达到了阅读为习作支撑的目标。

 三、体验性内容:指向单元习作“评价”的趣味度

 传统作业以纸笔书写为主,这种方式丧失了作业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往往更有印象。所以在作业设计时,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在具体真实的体验活动中,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在这单元情境任务设计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些“体验”活动,走一走、看一看、记一记,使学生在多元的感官促动下,增加感受,获得认知,为习作素材积累、言语建构、布局的谋划打下基础。

 四、评价性内容:指向单元习作“互动”的多样性

 作业设计中,我们要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让单一评价走向多元评价,评价内容倡导量化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朋友多主体的评价,对其实践作业作出最优化评价,以多角度激励学生,从而提升作业趣味。

 综上所述,设计习作单元作业时,我们可以运用“逆向思维”,从构建单元习作的成果为导向,精准定位作业目标,让习作目标在单元阅读教学中层层推进,有效建构,真正走出“读写分离”的窘境,让阅读为单元习作表达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