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埔满山栽上“摇钱树” 提升高质量发展“含金量” 2023年04月16日  

●陈立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要求。当前,大埔全面振兴发展迎来了“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等多重利好政策,实施启动了绿美大埔生态建设。大埔林地面积295.7万亩,森林资源丰富。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推动大埔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共同富裕,结合实际,笔者浅谈几点想法。

 选好树种、多元开发,提升林业经济开发的基础。根据大埔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山上可以间种一些观赏和经济效益好的树种,如红椎、木荷、枫香、黑木相思、榕树、樟树、荔枝、板栗树等,有条件的还可以种些深山含笑、楠木、沉香等珍贵树种。一来可以打造“彩色森林”,二来能直接给老百姓带来经济收入,让百姓更自觉种好树,管好山。同时也可以套种一些短期的芳香樟、互叶白千层等可提炼香精、精油的乔灌木,以短养长,提高单位产出,增加经济收入。

 耕山种果,发展林下经济,实现林业经济效应最大化。大埔素有耕山种果的传统习惯,可以在山脚至半山腰的区域范围内依法依规发展种植业,间植套养养殖业,经营模式可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协会”多种形式,走林下经济发展的路子。依托大埔现有的2家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16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5家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家省级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优势,大力发展以石斛、金线莲、金银花、油茶、灵芝等为主的林下经济。结合实际,还可在西河、湖寮、枫朗等镇布局五指毛桃、仿野生铁皮石斛、仿野生金线莲等中药材种植基地,在茶阳、西河、三河等镇布局高品质油茶种植及精深加工基地,在银江、茶阳、高陂、西河、枫朗等镇布局林禽、林蜂养殖基地。

 加大宣传,擦响世界品牌,培育地方特色林下产品。大埔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优势和潜力也在生态。要充分利用好本地的绿水青山,富硒土壤和纯天然的绿色食材,擦亮、打响“世界长寿乡”品牌。一方面可以成立或引进寿乡品牌营销公司,将林业产品、农品、山品、硒品、小吃和生态养生、中医康养整合起来,专门负责寿乡品牌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攻关、技术推广、技术服务等活动,对寿乡品牌进行推广、营销,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微信、淘宝、京东、森林博览会等平台和外出大埔商会群体,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让大埔山区的林产品走出深山,走出梅州,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大埔。

 以绿生金,探索碳汇交易,推进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林业碳汇是当下林业发展的热点、亮点。大埔要积极发展碳汇林项目,既可以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又推动造林绿化,进而推动生态建设,而且对大埔建立生态融资新机制、推进生态服务市场化具有里程碑意义。

 绿色就是大埔最靓丽的底色。“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部署,为建设绿美大埔作出应有的努力!

 (作者单位:大埔县林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