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法院整理案例帮助群众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这些诈骗套路需警惕 2022年10月20日  

本报讯 网络电信诈骗犯罪手段更新迭代,各种套路让人防不胜防。近期,梅州法院整理了几宗网络电信诈骗案例,帮助广大群众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识骗防骗能力,营造全社会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良好氛围。

 案例一:

 网恋遭遇团伙“剧本杀”

 从2020年11月开始,刘某文在兴宁市租房成立网络直播工作室,聘请杨某作为网络主播,其他几人作为“键盘手”,由赖某对各人进行话术培训后,开展网络直播交友诈骗活动。

 第一阶段,“键盘手”根据赖某话术本,虚构美女主播的个人基本信息,并让杨某以主播身份与被害人石某进行微信聊天、培养感情,诱使被害人石某到网络直播间观看主播直播、送礼打赏。第二阶段,杨某、刘某文等人在微信及微信群聊天中分别以主播、主播闺蜜等身份诱惑、鼓动被害人石某与“美女主播”确立所谓的恋爱关系。第三阶段,他们虚构直播平台考核、主播间“PK”活动等事项,诱使石某多次充值进行刷单送礼、打赏等,共骗取石某54750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刘某文、杨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数额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分别判处刘某文、杨某有期徒刑三年五个月、三年二个月,并处罚金15000元、10000元;赖某故意以微信传送诈骗话术、语言指导等方式,将犯罪方法传授给他人,其行为已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判处赖某有期徒刑一年。

 案例二:

 凭“会员”预知中奖号码是骗局

 “想知道第XX期福彩中奖号码吗?请联系……”在大埔县湖寮镇一间出租屋内,魏某建操作数台“猫池”(可同时读取多张电话卡并进行收发短信的设备)广撒网,向不特定人群发送关于预知福利彩票信息的虚假短信。

 原来,魏某建曾被骗后,竟萌生了以同样方式诈骗他人的想法。2021年5月至8月间,魏某建购买了“猫池”设备和20张手机卡,发送虚假短信谎称自己是福利彩票工作站员工,可以提供3D福利彩票中奖号码相关信息,并在短信中预留他人的手机号码。待被害人主动联系后,魏某建便以提供福利彩票中奖号码需要先交纳会员费、会员激活费、保证金等为由诈骗4名被害人共计47700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魏某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的方法,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对不特定的多数人实施诈骗,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法院依法判处魏某建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5000元。

 (李盛华 梅法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