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 实践与反思 2022年06月01日  

●丰顺县丰顺中学 黄芳芳

 高中生物知识构建强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师应引导学生借助已有认知经验来理解和内化课堂新知。教师在课堂上应融入更多的生活元素,创设更多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在课外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生活化教学有效开展。

 ●教学情境生活化

 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而不单单是知识由内向外的转移。教师得多花心思,多收集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资源,结合教材,挑选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问题,创设生活情境,将有关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讲授“免疫调节”时,设置情境:“前段时间,大家都去注射了新冠疫苗,知道疫苗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那么,大家想没想过其中的原因吗?跟人体的免疫系统有没有关系?”由此,自然地引入所学内容——特异性免疫。这样把生活实例与课本知识相联系,即能使学生对新知识没有生疏感,又可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按照教材中给出的生活化资料开展教学,拓展学生的生物知识面。同时 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生物知识提出质疑和猜想,将教学内容从“教师想要教什么”转向“学生想要学什么”,以此调高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

 ●实践活动生活化

 生物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在做好课堂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要及时关注学生课下的巩固训练,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教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加强生物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生物知识的有效内化。例如,在教学“血糖平衡调节”这个知识点时,鼓励学生可以为自己或家人制订合理的膳食计划,保证摄食糖量的平衡,如果家里有糖尿病的患者,可结合所学知识和网上资源设计糖尿病人的自我保健方案与饮食调控。

 在开展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过程中,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有几点事项要注意:1、多积累生活化素材。教师要多关注与生物有关的实事,积累素材,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2、自然“渗透”生活化教育。教师开展生活化的生物教学时,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将生活自然渗透在生物教学中。3、使用科学性语言。教师在使用生活化语言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专业知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