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自取 即为“盗”? 2021年05月08日  

  ●油甘子

 “好烦躁,发现孩子居然偷东西!”收到好友的微信,字里行间看到她掩饰不住的焦虑和失望。

 事情是这样的,她带着四年级的女儿出门采风,在所住的民宿那里,女儿趁家长和店老板不注意,偷拿了一个售卖的头花。等她发现时,事情已过去了两天。那天,出门时披着头发的女儿,突然从衣服口袋里拿出头花,把头发扎了起来。一看那头花,妈妈既陌生又熟悉——家里诸多头花中并没有见过这一款,但又貌似在哪里见过。妈妈开始起疑心,问她这是哪里来的?女儿支支吾吾,说本来就是在口袋里装着的。考虑到当时在公共场合,周围还有其他人,妈妈暂时压住火气,不再过问。回家的路上,女儿嘻嘻哈哈的,一直往妈妈身上蹭,像只讨好的小猫咪。妈妈并不理睬她,一想到这是一种偷窃行为,心里五味杂陈,开始在脑海里翻找要动用什么“刑具”,该如何“逼供”。

 “别太紧张。”这是我回她的第一句话。作为母亲,我理解她的心情。而且,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因为过激处理,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让我至今仍有愧疚。

 “自己要先淡定,可能孩子其实还没有‘偷’的概念,先了解一下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再引导她怎么做才是正确的行为。”这是我发送出去的第二句话。当我们自己有情绪时,理性思维便处于下风。

 心理学导师黄启团说过:“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正面动机。行为有错,动机不会错。”要处理孩子的各种行为问题,倾听,可以让我们获知更多的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问题。同时,倾听也是先稳住自己情绪的缓冲地带。

 通过询问和聆听,好友了解到女儿只是觉得那个头花很好看,很喜欢,如果告诉妈妈,知道妈妈会说,家里还有很多,一定不会给自己买的,所以就干脆悄悄地拿走了。当妈妈告诉她,这种不问自取的行为即为“盗”时,她一脸茫然。随后,好友将我转发的一个故事转述给孩子听,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孩子偷了妈妈的钱,他是因为同学的爸爸生病了,想要拿这些钱去帮助他。好友引导女儿说,这个小男孩心地善良,是为了帮助同学才这么做,但这种偷窃的行为是不对的,即便他有很好的出发点,仍不能被支持和接受。

 女儿听完,羞愧地低着头,看上去颇有感触。妈妈温柔且坚定地告诉她,以后不能再有这种行为,不能随意拿取别人的东西。母女俩沟通好,要将头花送回民宿去,并通过视频向店老板道歉。

 晚上,女儿又像只小猫咪一样依偎在妈妈的身边,诚挚地说:妈妈,对不起,我再也不会这样了。妈妈也接纳了她,一把抱住她。

 事后,好友感慨道,换作以往,一定是气急败坏地打了再说。曾经有一回,孩子撒谎被她发现,她用衣架把孩子打得浮起一条一条红肿的印痕。虽然为自己下手太重而愧疚、后悔,还道了歉,但后来想想,仍意识到那并非最好的方法。而这一次,才发现聆听是那么重要。

 因为担心孩子“小时偷针,长大偷金”,教育手段就过激过量,可那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可能让孩子学会暴力,养成自卑的性格,给孩子的内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孩子也许还会再犯,仍需再耐心教导,如果给孩子贴上标签,说一些“你就是这样死性不改”等负面的言语,处于逆反心理的孩子也许就故意做给父母、“坏”给父母看。倾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与之共情,然后共同寻求最好的解决办法,与孩子站在一起,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孩子的心,离我们才不会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