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掌教鞭 承袭衣钵 我们的父亲梁海平 2021年04月22日  

梁海平(1903—1975),广东梅县人,书法家梁伯聪先生之次子,是梁伯聪亲自执教成才的典范。

▲鹤和楼内景

▲鹤和楼门楼 (菱歌 摄)

  梁伯聪先生长子梁锷士(梁善熹)早年留学德国,勤奋超常,疏于身体健康,在学期间患病,回国医治,终因病魔缠身,英年早逝。丧子之痛,给伯聪先生夫妇沉重打击。次子同样着迷书籍,他们担忧其重蹈长兄之灾,忘命读书,失去健康,故让其少年时便跟随在父亲身边,由父亲亲自执教。

 梁海平学得一手好书法、诗词,又由父亲带去任教的梅州中学旁听某些课程,因而获知识不浅。更为重要的是,父亲的人品、道德修养,文化、诗词、书法的功底,以及为人处世的准则,都在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传承梁海平。梁海平受其父亲的影响最为深远,进入社会,游刃有余。他没有辜负父亲的良好基因,精通文学、诗词,对书法有独特造诣。梅县上市黄泥墩,在梁氏家族祖屋正大门上方,高高挂着苍劲有力的三个大字“鹤和楼”,就是梁海平亲笔所写。梁海平是其父亲梁伯聪品德和才华的秉承者。

 热心社会 勤俭持家

 梁海平视教育重于一切,不从商不从政,不卖田卖地,一心为八个子女未雨绸缪。在新中国成立前,已有两个子女坚持利用寒暑假勤工俭学帮补学业费用,读至大学毕业。

 新中国成立初,政府对梁海平管制一年后“解管”,接着不久,政府下达文件,宣布当年对梁海平管制一年属处理不当,撤销管制处理。在新社会,梁海平是一位社会民主人士,参加政协,身为组长,带头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参与政协各项活动,为新中国建设不遗余力。

 在他的人生中,妻子李玉映是得力的贤内助,她管理家庭日常,想方设法纾解拮据的家庭经济(夫妻无职业,无经济来源,微薄积蓄用完,靠妻子养兔养猪、种瓜种菜、变卖换钱,勤俭持家)。

 崇文重教 培育子女

 梁海平夫妻共同督教儿女,坚持让六个儿女在校就读。家庭经济无法供全部子女入学,只得让一儿一女到东北就读免学费有助学金的学校;家中没钱为北上子女配足御寒衣物,便把家中仅有的一张大棉被,对剪为二,两个儿女各一半。寒冬之日,女儿把带去的7条单薄长裤同时穿上,都无法抵御严寒,落下关节炎;儿子为节省每月仅有的6元生活费,三年里只到过市区四次。父母每当阅信,都潸然泪下,心如刀割,但他们知道,这是岁月磨炼自己的儿女。

 不错,八个子女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新中国茁壮成长,先后进入高等学府,勤奋读书,学到更多更高深的科学知识。毕业后成为国家干部,大志在胸,正道直行,在不同岗位上,用他们各自的专长尽心尽责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许多贡献。女儿梁瑜韵,是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是享有盛名的眼科专家。她秉承祖父梁伯聪的谦和待人美德,对待病人以医者父母心,她牢记父亲梁海平的冀望练就了精湛医术,兢兢业业,因而医德、医术都获得病者的信赖。她得到政府的肯定和群众的赞扬,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好医生。

 八位儿女德才兼备,全是业务技术骨干(均拥有高级、中级技术职称),梁海平初心如愿!

 晚年豁然 习字作诗

 梁海平晚年与妻相濡以沫。儿女均在工作岗位上,无法亲临共享天伦,但两老心安理得,坚持天天读报学习,积极参加县政协学习讨论,紧跟时代的步伐。闲时养花种草,习字作诗自吟(写有《海平雅集》),乐在其中。许多海外回国探亲的梁伯聪的学生,都知晓恩师次子梁海平先生书法、作诗一流,都请他赐赠诗作、对联、挥毫等,要带出海外,装挂家中厅堂欣赏;不少同仁以及邻里每逢春节或喜庆之日,亦前来请海平先生挥毫,作对联;平日里,海平先生也给自己的儿女写激励上进的赠言。这些,都是梁伯聪先生对他一手培养执教的成果。

 梁海平不愧是其父亲梁伯聪的骄傲!

 梁海平自幼体质虚弱,随着年岁增长,疾病缠身。为了让儿女专注于工作岗位,他极少向他们透露病情,乃至病重弥留之际,仅有妻子一人在身旁,及至儿女接到噩耗,从四面八方往家中奔去时,父亲终已先走一步。

 儿女悲伤,愧疚,在父亲遗容前默哀,怀念父亲的一切。他们陪伴着母亲,一同送别父亲。梁海平的一生,无愧于心,无怨无悔。梁伯聪为爱子梁海平承袭文学衣钵而欣慰,梁海平为拥有父亲梁伯聪文学基因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