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角色”好老师 2025年10月15日  

●钟睿轩(梅江区普育小学503班)

 在我的小学生活中,有一位让我既敬畏又依恋的人,她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张老师。在我心中,她仿佛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课堂上是一丝不苟的严师,课后却像极了一位温柔体贴的妈妈,更会用满满的心意,为我们的每一点进步喝彩。

 记得有一次语文课,我正跟着大家读课文,肚子突然绞痛,疼得我赶紧按住肚子,慢慢趴在桌上。周围朗读声洪亮,我不愿打断课堂,只能咬牙忍着。可张老师刚讲几句,就敏锐察觉到我的异样。她停下讲解,轻步走到我身边,没惊动任何同学,弯下腰用手背贴了贴我的额头,低声问:“是不是肚子不舒服?能站起来吗?”我点头后,她小心扶着我的胳膊,慢慢搀我去校医室,还轻声嘱咐同桌帮忙拿书包。走廊里,她刻意放慢脚步,一路安慰:“再坚持一下,快到了,疼得厉害就靠着我。”那轻柔的语气像妈妈的叮咛,让我在疼痛中格外安心。

 张老师的温柔藏在细节里,对我们的严格也从不含糊,更会用特别的方式帮我们积攒进步的动力。她常说“努力就该被看见”,于是设立了“积分小制度”——课堂积极发言、作业全对、小测进步都能获得积分。这些积分能在课余时间兑换奖品,每次兑换时,讲台上的盒子像藏着宝藏,我们围着叽叽喳喳,眼里满是期待。

 我平时写字比较潦草,作业本上的字总是东倒西歪,仿佛每个笔画都在“打架”。有一天语文课上,她举起我的作业本,当着全班同学严肃地说:“写字是学习的基本功,字迹潦草不仅容易出错,更反映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那一刻,我的脸颊烧得通红,恨不得把头埋进课桌里。下课后,张老师把我叫到身边,语气比课堂上温和了些,却依旧严肃地说:“从今天起,你每天认真写一页字帖,第二天早上交给我检查。一定要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她注视着我,语重心长地补充道:“老师批评你,是希望你从小养成认真的习惯。字如其人,写好字不只是为了好看,更是对知识的尊重,也是对自我性情的磨炼。”

 如今我终于明白,张老师“双重角色”的背后,是始终不变的关爱与期望。无论是妈妈般的呵护、严师般的要求,还是用积分、奖品记录成长,都源于她深沉的爱与责任。我由衷地想对她说:“谢谢您,您辛苦了!今后我一定认真练字、努力学习,用工整的字迹和更多的进步,回报您的殷切期望。”(指导老师:张雪婷)

 点评:小作者用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成功塑造了一位既有温度又有力度的好老师形象。文章主次分明,内容充实,特别在描写张老师发现小作者肚子疼并送她去医务室的那一幕,细节动人,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如母亲般的温暖。小作者的语言表达非常出色,不仅流畅自然,还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恰当的修辞,使整篇文章读来亲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