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晓锋
这次出行将会终生难忘!
“今年暑假假期短,要不叫上朱哥一起去重庆、河北走走?”老邓一早就盘算起旅程。
重庆:山城记忆
抵达重庆的那个下午,一下飞机,热浪就扑面而来,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把人裹得严严实实,如在蒸笼里,“火炉城市”果然名不虚传。好在第二天一早来了场及时雨,一扫昨日的闷热。我们走在十八梯的青石板上,沿着斜坡走进防空洞时,阵阵凉意顺着裤脚往上爬。而看到墙上“愈炸愈强——防空洞里的重庆记忆”几个大字时,内心又不禁激流涌动。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迁都后,日军对重庆及周边地区进行了长达6年10个月的轰炸,把这座城市揉进硝烟里。身处此地,仿佛能听见警报撕裂长空,看见雨点般的炸弹从天而降。人们挤在这全长约2.5公里的空间里,恐怖的气氛、窒息的黑暗,让人多么无助、绝望。
但是,一张当时街头的巨幅宣传牌——“在废墟上创造新中国”的图片又吸引了我。大轰炸并没有按下生活的暂停键,看,国立中央大学仍有序教学;重庆的10家报社出版了《联合报》,日发行量最多时达到5万份;与徐悲鸿、柳子谷并称“金陵三杰”的张书旂在防空洞里创作了《世界和平的信使》,史称《百鸽图》,赠给了美国总统罗斯福,寄托中国人民祈盼早日战胜法西斯,实现世界和平的愿望。
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这几张图片:为表示坚决抗战的决心,1941年12月30日,“精神堡垒”——一座碑形状的建筑在重庆市中心都邮街建成,后来因日机轰炸等原因倒塌后,人们重新在街心竖起一根高大的标杆,象征全民抗战精神的屹立不倒。自鸦片战争爆发到日本侵华,苦难、屈辱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但最终我们还是赢得了胜利。制胜的法宝是什么?正如1947年10月10日竣工的“抗战胜利纪功碑”碑铭上所言——“抗战之制胜在于同心”。
唐山:凤凰涅槃
7月28日,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与唐山不期而遇。老邓的同学天宇夫妻俩带我们来到唐山抗震纪念馆。楼前有纪念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9周年图片展。一张张图片,一行行文字,静静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7.8级的大地震,一下子将唐山人民辛勤建设的家园毁于一旦,灾情之严重,损失之巨大,世所罕见。原本林立的高楼化作残垣断壁,扭曲的钢筋像痛苦挣扎的手臂伸向天空。铁轨弯曲、桥墩折断、大坝塌方……整个城市被尘土与绝望笼罩。
很快,希望的曙光穿透阴霾:抗震救灾指挥部成立,人民子弟兵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在废墟中忙碌的身影成为人们心中的希望灯塔。当地百姓也自发组织起来,协助救援,军民一心,众志成城。
救治伤员的场景同样震撼人心。在马路旁、废墟边临时搭建的医疗点里,医护人员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尽管条件简陋,甚至只能借手电筒光源做手术,却凭借精湛的医术和顽强的意志,从死神手中夺回一个又一个生命。
在多方努力下,救灾物资不断运来,40多万间简易房拔地而起,袅袅炊烟的升起,那是生活重新开始的信号。商业、服务业在震后几天开始恢复,饮用水、电力等基础设施也很快修复。震后10天,开滦马家沟矿产出第一车煤;震后28天,唐山钢铁公司炼出第一炉钢;两个月后,唐山机车车辆厂造出第一台抗震机车……
看着这些图片,心中满是对唐山人民的敬佩。从一片片废墟到一栋栋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建筑,从破损的街巷到宽阔整洁的马路,爱满唐山,共建新城,10年时间,在全国支援下,唐山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顽强的毅力,让这座城市重焕生机。唐山,用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的伟大实践铸就了伟大的“抗震精神”,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
承德:洪流见证
“唐山也没什么特别的旅游景点,干脆跟团去坝上草原,吃吃烤全羊,也不枉唐山之行。”天宇夫妻俩一琢磨,决定带我们北上。
早上6点出头,我们就乘大巴车满怀期待地出发了。中午经过承德市隆化县城,准备过大桥时却被交警拦了下来。原来这几天承德市遭遇了持续强降雨,水流暴涨,都快漫上大桥,为安全起见封闭了大桥。没办法,司机只好绕道而行。
透过车窗玻璃,但见浑黄的水流裹着泥沙,快速地在两岸间蛮横地冲来冲去。河面上大大小小的树枝横七竖八地漂浮着,有的枝丫上还挂着塑料袋,在水面上团团转。最触目惊心的是靠近河岸的房屋半截浸在水里,成片的玉米地则被大水淹没。“农民损失可真大啊!”车里的人感慨不已。
“嘶——”随着司机的一个急刹车,大伙都惊呼起来。原来前方的电线杆被洪水冲断,原本整齐排列的线缆挣脱了束缚,像扭曲的长蛇垂落在公路中央。司机下车查看一番,脸上满是担忧。
“回去吧,去坝上的路被冲断了!”路过的村民好心提醒。
走了6个多小时,眼看就到目的地,为安全考虑又无奈只能返回。出这档子事,全车人不免遗憾,小宝更是长叹一声:“可惜了我的烤全羊啊!”
途经一个村道,导游看到有超市就让我们下车买吃的。因为绕道,中午的团餐也没吃上。货架上的方便面、矿泉水摆得整整齐齐,环视一番,发现品种居然不少,购物者也有序排队。一打听,原来这里昨天就开始停电,也没有网络信号。对我们采购的物品,服务员只能一一手写登记,并在物品包装上写上价格。三扎火腿肠、一箱干脆面、一袋水果还有几包饼干等,一算价格非常实惠,老板没有借机漫天要价。
走出超市,看到隔壁几位老人在院子里围着桌子悠闲地打牌。什么洪水、断电、断网似乎都与己无关。只见一位老人右手举着牌,“啪”的一声甩到桌上,嘴里嚷嚷着:“上边一直派人盯着呢,有政府,怕啥!”
回到唐山已是晚上8点多钟,粗粗一算,全天乘车近15个小时。朱哥感慨道:“以后说起旅游,去了哪些景点可能很多都会忘记,但这次出行将会终生难忘!”
至今我的脑海里仍不时闪现着防空洞墙壁上,那组定格了不同群体笑容的照片。一个民族的精神就藏在防空洞的画笔下,废墟上的炊烟里,洪灾中的平价超市和甩出的牌上。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在苦难中依然保持尊严、在绝境中坚持希望、在黑暗中相信光明的品质,早已刻进民族的基因,成为代代相传的生命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