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要点 2025年08月07日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精神疾病日益成为重要健康问题。当家人患上精神疾病,家庭就是关键的疗愈港湾,承担帮助患者康复、回归正常生活的重要角色。

 今年29岁的市民阿强(化名)患有精神分裂症一年,去年1月因病情加重,住院两个月后病情康复。出院时,医生反复叮嘱患者和家属需要坚持服药、定期复查。可回家后,父亲觉得“孩子体质比较差,吃药会伤身”;母亲担心他“吃了药会成瘾,还会影响生育”。于是出院两个月后,阿强便自行减药,不久后病情便开始复发,表现为胡言乱语、行为冲动等症状,不得不再次被送往医院住院治疗。

 由此不难看出,精神疾病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至关重要。患者及家属要按时、按量、按疗程服药,症状缓解后仍需维持治疗、定期复诊,预防复发。同时,家属需观察药物副作用,如嗜睡、手抖等,记录并反馈给医生,以便医生调整药物或处理。对于患者遗忘、拒药等情况,家属要耐心督促监督,可用药盒、闹钟等辅助,必要时向医生寻求帮助。

 除此之外,还应该关注哪些方面呢?

 1、安全守护,筑牢风险防线。

 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存在自杀风险及急性发作期暴力冲动风险,家庭安全守护必不可少。家属要警惕患者自杀信号,如情绪低落、悲观厌世言行等,发现后立即移除危险物品,安排专人24小时陪伴,并联系医生或送急诊。在疾病急性发作或受幻觉妄想支配时,注意识别患者激惹信号,避免正面冲突,保持距离,移除危险品,温和安抚或暂离,必要时联系专业人员。此外,保持家居整洁安静、光线适中,妥善保管危险物品。

 2、日常支持,传递温暖与力量。

 家庭日常支持对患者康复意义重大,帮助患者建立规律作息,稳定情绪;鼓励患者参与家务、散步等活动;温和引导社交互动,尊重其意愿和节奏。沟通时保持冷静耐心,语速慢、表达清晰,避免刺激性语言。不强行否定患者幻觉妄想,可通过转移话题等方式处理;关注患者感受需求,倾听并尊重,对不合理要求温和设定界限。

 3、识别复发信号,及时干预和早期识别。

 如能识别复发信号并干预,就可以尽早控制病情、缩短病程。家属要关注患者复发迹象,如睡眠障碍、情绪波动、社交退缩等。发现复发迹象后,尽快联系医生,详细描述症状变化,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4、患者家属自我关怀,积蓄力量。

 持续支持照顾精神疾病患者是长期任务,家属压力大,需重视自我关怀。家属应学习疾病知识,了解发病机制等,减少恐惧误解。保证自身休息、饮食和放松,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积极利用社区康复、日间照料、政府救助等资源,减轻照顾负担。

 总之,精神心理疾病康复是场持久战,家庭护理虽有挑战,但家属的理解、支持与科学照料是患者康复的有力保障。医护人员始终是家属的后盾,当感到困难时,家属要及时寻求帮助,携手助力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梁玉霞 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