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地科院乡村振兴实践团到蕉岭豪岭村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让青春力量扎根乡村沃土 2025年07月25日  

盛夏七月,寿乡蕉岭绿意葱茏。在广东省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热潮中,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师生走进广福镇豪岭村,开展以“脚步丈量寿乡蕉岭 科技赋能红色乡村”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实践团紧扣乡村需求与专业特长,将地理科普送进课堂,用文艺活动点亮乡村夜晚,以直播镜头助力农产品推广,在红色热土上书写青年学子的担当,让青春力量扎根乡村沃土,为振兴实践注入活力。

 7月15日上午,广福镇党委副书记吴国君、豪岭村党总支书记钟辛亥与实践团成员围坐一堂,从鹰嘴桃产业链延伸到科普活动常态化开展,双方深入交换意见。实践团结合专业优势提出的“直播带货”“短视频宣传乡村文旅”等建议,得到村委班子的积极响应。

 座谈会上,村委详细介绍了豪岭村的资源禀赋与发展瓶颈,为实践团后续工作指明方向。吴国君表示,实践团的到来为豪岭村带来了新思路、新活力,该镇将全力支持校地合作落地。这种“高校智力+地方资源”的深度对接,不仅推动了此次实践活动的高效开展,更为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间,实践团全体成员走进桃花源山庄,开展鹰嘴桃助农直播,以青春之力践行“百千万工程”,让乡村特色产业在云端绽放活力。直播前,团队提前踩点选点、勘察桃园、规划路线,用无人机航拍呈现“山水环绕、鹿桃共生”的生态画卷,结合寿乡文化解读果实品质,将“从枝头到舌尖”的新鲜与天然,通过镜头生动传递给各地观众。

 这场直播也为桃花源山庄打开了特色直播的窗口,让村民看到了“生态优势+品牌思维”的发展潜力。未来,这里或许能依托直播形成完整的电商产业链,让“桃花源”的故事从田间地头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此外,实践团还通过科普课程以“天地衣食住行”为切入点,让抽象地理知识成为可触可感的生活体验。实践团从日常场景出发,把疆域、河流等地理概念转化为生动讲解,课后辅以针对性手工环节——村里的孩子们或用毛线勾勒疆域,在剪裁中理解空间分布;或用颜料绘制山川,在调色中感知生态关联。在动手过程中,孩子们的科学认知与审美能力同步提升,实践操作与团队协作相互促进,实现了智育、美育、体育、劳育的有机融合。

 7月17日晚,豪岭村村委会广场灯火璀璨,“情系豪岭,筑梦盛夏”文艺晚会在此上演。这场由村民与实践团联合打造的文化盛宴,以客家话与普通话双语主持贯穿全程,既让乡音乡情浸润人心,唤起老一辈的文化记忆,又以青春视角架起沟通桥梁,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

 (杨乔颖 廖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