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以“绣花功夫”推进生活污水集中治理项目 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态底色 2025年07月25日  

农村美不美,低头先看水;生态好不好,污水治理是关键。近年来,蕉岭县以“绣花功夫”推进生活污水集中治理项目,通过因地制宜和科技赋能的治理模式,实现污水变清流、乡村换新颜,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态底色”。

 在广福镇叶田村大布,记者看到,村道干净,村容整洁,浓淡相间的绿一直漫延到山脚,白墙小院错落其间,村里基本看不到污水痕迹。如此美景得益于广福镇叶田村大布太阳能微动力强化预处理设施的启用。今年1月,叶田村大布污水处理站开始建设并投入使用,目前已接入23户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每天可处理生活污水8吨。“我们通过截污管网进行污水收集,把在村民家附近收集到的污水输送到资源化站点,站点采用AO(厌氧-好氧)工艺,能除去污水中的臭味,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污水能达到灌溉标准,然后回归农田,实现资源化利用。”叶田村大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负责人李剑介绍道。

 同样,在新铺镇同福村,一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隐于湿地花草之间,运行安静有序。据悉,该处理站使用高效MBR水质净化成套设备+人工湿地工艺,日处理量为200吨。生活污水自流进入格栅、集水池,通过高效MBR水质净化成套设备,再进入人工湿地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同时达到脱氨除磷的效果。“污水经过处理后,周边环境有了相当大的改善,走在路上再也闻不到臭味了。”同福村村民曾春明说。

 乡村要振兴,生态宜居是“底色”。近年来,蕉岭县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中之重,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多种治理模式,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让农村“污水”变“净水”,美丽更宜居。目前,蕉岭全县已建并列入正常运维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64座,覆盖88个自然村和1个社区。“接下来,生态环境部门将继续联合住建部门、水务部门,共同抓好项目谋划以及设施的运维管理工作,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攻坚任务,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新建治理与提升改造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切实将这项民生工程办成让群众满意的工程。”梅州市生态环境局蕉岭分局污染防治股副股长吴俊兴说。(杨乔颖 池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