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2025年07月25日  

7月18日,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媒体见面会在蕉岭县长潭镇白马村举行(详见3版)。众多艺术家来到蕉岭,他们将以大地为纸,草木为笔,尽情创作。

 近年来,蕉岭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抢抓新型城镇化与农文旅融合省级试点机遇,以多元模式激活文旅资源,全力打造“蕉岭版丽江”。这次,蕉岭希望通过艺术季,把艺术带到乡村,以文艺因子激活寿乡乡村资源,赋能乡村产业,美化乡村环境,促进农民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

 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在于“塑形”,让乡村形象靓起来。蕉岭坐拥世界长寿乡的金字招牌、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深厚的客家文化根基和散落乡间的古村落。一方面,可通过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彰显古村落生态宜居之美,借艺术季之机,保护利用一大批看得见乡愁的村庄,使这些村落成为活态的乡村博物馆。另一方面,艺术赋能乡村规划建设,遵循乡村文化传统和乡村美学,微改造、精提升,将农家猪圈、老旧粮仓、废弃老屋等设施活化利用,塑造乡村新形象,增添乡村好魅力。

 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在于“铸魂”,让精神生活富起来。蕉岭的乡村是客家传统文化的承载地,蕉岭各级各部门要重视村情村史、诗词歌赋、往圣先贤故事的挖掘,通过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尊亲睦邻、守望相助、诚信重礼的乡风民风,让农耕文明和现代生活交相辉映,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不竭的动力。同时,随着艺术季而来的文艺演出、全民阅读、展览展示等各类文化活动的举行,能大大提升村民文化享受的品位。

 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在于“增值”,让文旅产业强起来。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必将吸引不同领域的创作者,在蕉岭乡野范围内留下集装置、设计、建筑、视觉、表演等不同形式的场域性作品,众多艺术作品定能给乡村带来流量。同时,通过景观规划设计、文创产品研发、非遗工坊体验等多种手段,提高蕉岭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旅游服务的文化附加值,带动乡村传统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拓宽强村富民的路径。一方山水、一村艺术,不仅美了村民生活、饱了游客眼福,还将吸引越来越多“新村民”来这里创业。

 艺术是一条润泽心灵、涵养乡风的河流。将艺术融入乡村生活,以艺术激活乡土文化、助力乡村发展,就能更好让乡村“美”起来、文化“活”起来、村民“富”起来。(桂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