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悬挂”于石壁上的橙黄色鲤鱼形象栩栩如生。(李建生 摄)
“青山呈画意,流水溢书香。山村小景迷人眼,鱼跃龙门胜天堂。”这是近期发布的歌曲《石角村之恋》中的歌词,素材取自家乡平远县长田镇石角村八景之一的“百尺飞帘”。我首次目睹“鱼跃龙门”奇观,还是8年前撰写《石角村事》之际。应友人多番邀约,近日,笔者带着友人一同前往览胜。
车子停放在石角村事馆(原育英小学改造)前,在稍微休息后便开始步行前往目的地。村事馆斜对面的大山坳里,有一个几十米高的瀑布,“鱼跃龙门”景观便藏于此瀑顶,这是一处有待开发的景点。前往目的地的步道分为两段,第一段从村事馆至瀑布底约千米,这条路经过一段田埂和旱地,平时走的人多一些,不算太难;第二段从瀑布底的水潭边去往瀑布顶大致百米,可谓山高路陡,荆棘丛生,七弯八拐。虽事先已叫村民清理路障,仍让我等花费九牛二虎之力,经过20多分钟攀爬,历经几番大汗淋漓才登顶。所幸沿途林木茂密,吸了饱含“乒乓球大小的负离子”,也不枉此行。我虽曾到过此地,但已相隔8年,一时间竟记不得石鲤所在。时近黄昏,加之山雨欲来,丛林里顿觉天色灰暗。同伴们担心太晚了回不去,劝我别再寻找目标,可我岂甘半途而废!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见到了!”原来,到了瀑布顶仍需往左前方下行十几米,方能见到那石壁奇观。
“悬挂”于石壁上的橙黄色鲤鱼,形象逼真,其上下长约30厘米,鱼嘴、鱼头、鱼肚、鱼尾,一切皆惟妙惟肖!它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水流飞溅在石壁上,水中矿物质在石壁的裂隙处析出,再经长期沉淀,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一瑰丽的天然景观。同伴们在一阵惊呼过后,纷纷与鲤鱼来个合影。因“鱼跃龙门”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乃祥瑞之兆,每每成为众多游客向往的地方,颇具旅游开发价值。
石角村系革命老区,昔为游击战争时期寻兴平蕉边县机关报《曙光报》印刷地。村内有仙人脚印、婆孙相依、枫桥竹影、百尺飞帘、绿湖春晓、灵仙古洞、桌寨云松、库塘垂钓等八景。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乡村振兴,当地打造了石角村事馆、曙光公园、水口公园等,创作发布了村歌《石角村之恋》,引得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