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老考驾照 2025年05月13日  

●罗青山

 开弓没有回头箭。我退无可退,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和悲壮,紧接着又投入漫长的第三次考试准备。

 人说“临老学吹笛,吹到眼白白”。我却是“人老考驾照,考到眼白白”。

 我,“老司机”了,2004年7月就领到驾驶证,有20多年的驾龄。因粗心大意,驾照逾期未更换被注销。要补办就得重新考试。都七老八十了,还考什么考?如今行走恁方便,出门打“滴滴”,摆摆大老爷的架势,不美么?况且自己也不差那点钱。我这个人就是有点不服老,觉得自己身子骨还算硬朗,眼不蒙背不驼,手脚灵便,还不想主动放弃驾驶的乐趣。好在补考不用像新学员那样考全面四科,只需考科目一和科目三。于是便信心满满地报了名。

 科目一是笔试,用电脑操作,考交通规则,是记忆力的大比拼。于我而言,难度委实不小。而且据说近年来新题不断增加。参考人员通用的考试软件“驾校一点通”,就录入了近1600道题,堪称海量。

 这些题目都不分类,没有系统,杂乱无章。年轻人考前学习、复习靠刷题。这种方法我肯定照搬不了,毕竟年龄摆在那里。然则平生经过数不尽的考试,关关难过关关过,别的不敢说,论学习精神和方法,还是可以的。我的第一步就是对这海量的散乱的考题进行归类,什么考试流程、交通信号(包括警察指挥、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新规扣分刑罚、车速规定、仪表仪盘识别等等,分得条分缕析。然后找出重点难点,一一攻克。难点、重点集中在扣分、判断题上。仅扣分一项,就分5个档次30多种。此外各种类型的汽车超载、限速的扣罚,也会弄得你云里雾里,目眩神迷。我把最难的扣分题按分值进行归类,并且编成了歌诀。

 经过一个多月的死记硬背,模拟自考10次成绩均达到90分以上(通常只需模拟3次),我就成竹在胸踏上考场。仅仅一个回合,就以95分的成绩通过。

 初战告捷,信心爆棚。接下来要考科目三,上路驾驶。这还不是小菜一碟,手到擒来?但我也从旁了解到,它不仅仅是上路驾驶技能的考核,还有很多的程序和细节需谨记。如上路前的准备动作,夜间的模拟考试,线路、车道的辨别,变道时间的把握,掉头的准确定位等等,都有严苛的规定。尤其是终点停车,汽车的前轮距路边线不能超过30cm,超过了就扣分;超过50cm就判零分。因而稍有不慎,就将前功尽弃。我不敢造次,先找了个教练,带我在考场的三条线路上练了两趟才报名。

 没想到第一次考试就栽了跟斗。在掉头处听到指令,见前面尚有两部考试车,就率先掉了头。陪车的安全员说,你的考试结束,可以下车了。我愕然,不知犯了什么错。第二回栽得更快,车没走多远,刚开始变更车道就被终止了。原因是我变更车道打转向灯后没停够规定的3秒。唉,都是心急惹的祸!

 如果说第一次考试还带有“轻敌思想”,第二次考试就再不敢掉以轻心,老老实实地找驾校进行专门的系统训练,足足有半个多月。考试全程亦全神贯注。没承想反而犯了更低级的错误。车驶出起点没几步,到了第一路口,软件发出“路口左转”的指令,而我的思维却超前一步,想着通过路口后要进入右车道,便错误地打了右转向灯。鬼使神差,我开车多年,从未出过如此昏招。紧接着的第二回更邪门。忙乱中竟然把安全带插到了插孔旁边的夹缝上,车刚启动就被判0分。恨得我牙痒痒,直骂自己“臭棋篓子”“窝囊废”!

 接连两次的失利,让我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憋闷得难受。还要不要考下去,3次,4次,直到最后的第5次?说实在话,如果考试是连续的,我一点不担忧不害怕。大不了屡败屡战,5次10回合,总有一回会成功。也许主考方出于保障参考人员有充足的再练习时间的考虑,考试有较长的间隔期,多达20多天,5次就是近一百天。把宝贵的时间耗费在这无谓的事情上,是否值得?我好煎熬、好纠结呀!俗话说,头发洗湿了,就要剃。开弓没有回头箭,我退无可退。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和悲壮,紧接着又投入漫长的第三次考试准备。

 考试期间又出了小状况。教练送我赴考误了点,错过了考试时间,原定在12∶30的第二场考试,在监考人员的协调下,改为下午2∶30的第三场,且被安排在末位。这两三个小时,尚未吃午饭的我,就只能忍饥受渴,待在候考大厅寸步不能离开。

 谢天谢地,漫长的等待过后,我终于稳稳地把车子停在终点距离边线30cm之内——我成功了。

 在考试登记处,我把自己的名字龙飞凤舞地写在电脑的签字板上,好几个工作人员都吃惊地瞪大眼睛,问我多大岁数了,我说出来,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竖起了大拇指。

 考过后,不仅没有“百二雄关终属楚”的自豪感成就感,也没有如释重负的放松和喜悦,反而有一种虚空和迷惘:人的烦恼都是自找的,放下执念,所有的烦恼将烟消云散。但能做到吗?这显然又是一道知易行难的人生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