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手于“产” 着眼于“城” 落脚于“人” 蕉岭县全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2025年05月13日  

蕉华工业园区立足资源禀赋,强化要素保障,不断提升一期标准厂房管理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二期项目建设。

广东华鸿生物健康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和研发“白芨”中药饮片、白芨多糖、白芨牙膏等白芨系列产品和果蔬汁、胶原蛋白饮品、富氢饮用水等系列产品。

蕉岭“广州小镇”外景。

走进蕉岭县桂岭新区,宽敞整洁的柏油道路畅通无阻,一栋栋住宅楼错落有致,学校、医院、综合体一应俱全。

蕉岭县全民医疗卫生健康智慧平台通过远程诊疗、智能转诊等应用场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精准下沉基层。(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杨乔颖

特约记者 汪敬淼 丘林强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汪敬淼摄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以提升质量为导向的城镇化模式,是传统城镇化的升级版。从特色产业发展到城乡融合推进,从基础设施完善到公共服务提升……近年来,蕉岭县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抢抓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和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的“双重机遇”,聚焦城乡要素流动的关键环节,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县域发展动能,着力构建以县城为核心的“产城人”融合发展新格局,探索一条具有蕉岭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着手于产 推动项目落地筑牢发展根基

走进蕉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标准化厂房二期建设项目现场,三栋标准化厂房已经全部封顶,工人们正在进行厂房周围绿化施工。“现在正全力推进消防设施安装和调试工作及厂房周围绿化建设,预计今年6月份竣工验收。”蕉华工业园区管委会规划建设部副部长谢李华说。

近年来,蕉华工业园区立足资源禀赋,强化要素保障,在不断提升一期标准厂房管理服务水平的同时,加快推进二期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园区发展提质增效。目前,广东梅岭泉食品有限公司、广东豆悦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已经签约进驻。“现在已落户项目有梅岭泉、豆悦、嫣宠、惠迈四家公司。下一步我们将全力加快标准厂房建设进度,争取更多项目落户,以更优服务促进落户项目早日投产。”谢李华说。“园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非常完善,为我们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后盾,从建厂到现在设备进驻,都十分顺畅,极大增强了我们在园区发展的信心。”广东华鸿生物健康有限公司负责人温裕平说。

走进广东华鸿生物健康有限公司生产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忙着调试生产设备,并进行最后的装修收尾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目前,已有2幢厂房竣工验收,自动化生产线进入最后调试阶段。我们自4月底启动试生产以来,已陆续完成设备联调联试,预计5月底可正式投产。”该公司生产负责人谢天一告诉记者,目前车间内投入的全自动机器人机械手臂正进行精准作业测试,该设备可替代传统打包工序的约20名普工,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广东华鸿生物健康有限公司于2023年落户蕉华工业园区,计划总投资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2亿元。该公司以智能生产为核心,以运行、维护保障、智能管理为三大平台,实现了生产流程和工艺控制智能化和数字化、质量控制国际标准化、仓储物流AI人工智能化;以名贵中药“白芨”为主要原材料,主要生产和研发白芨中药饮片、白芨多糖、白芨牙膏、白芨口腔抑菌液、白芨面膜、白芨洁面乳等白芨系列产品和果蔬汁、胶原蛋白饮品、富氢饮用水等系列产品,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5亿元以上、年创税收1500万元以上。

着眼于城 “一带六片区”绘就发展新格局

走进蕉岭县桂岭新区,宽敞整洁的柏油路畅通无阻,一栋栋住宅楼错落有致,学校、医院、综合体一应俱全。在新区,还规划了新的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工人文化宫等,其中工人文化宫已经动工建设。“目前主要开展‘三通一平’、水电接入等前期准备工作,接下来将启动桩基础施工,预计整体工程可在2026年5月前后完成。”蕉岭县工人文化宫项目施工负责人陈时表示。

桂岭新区是蕉岭县“一带六片区”中老城品质提升片区的一部分。蕉岭县结合当地资源和特色,以石窟河为带,规划了长潭长寿康养片区、数学小镇研学片区、镇山休闲度假片区、老城品质提升片区、高铁新城服务片区、蕉华现代产业片区等6个片区。“根据规划,至2035年,蕉岭县常住人口规模预计达18.5万人,城镇化率目标设定为85%,县城常住人口达14.4万。”蕉岭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曾秋香说。

而在蕉岭县高铁新城服务片区,新建好的“广州小镇”,入住了400多户受去年“6·16特大暴雨”影响的全倒户,来自南磜镇尚田村的何庆章就是其中之一。从受灾群众到县城居民,何庆章的身份和生活都有了转变。“我在这里开了家店,环境非常好,交通也四通八达,生活非常方便。”何庆章感慨道。

人口数据、土地面积、镇村全貌、重点任务、“七个一”前后对比图……走进蕉岭县“百千万工程”智慧城市指挥中心,记者在“百千万工程”智慧驾驶舱平台的大屏幕上看到,各类数据以直观、动态的方式呈现。这里就像是“百千万工程”的“驾驶舱”,能做到“一网感知态势、一网纵观全局、一网决策指挥”,为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数字化支撑。“该平台围绕蕉岭县‘百千万工程’实施需求,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整合县域涉及的多方资源,构建了‘1个指挥中枢平台、5大核心板块、10项重点任务、N项智慧应用’的‘1+5+10+N’立体化功能体系,实现了多个平台数据对接共享。”梅州移动蕉岭分公司项目负责人张立向记者介绍道,“百千万工程”智慧城市指挥中心作为城市管理“最强大脑”,能够有效解决数据孤岛、质量安全、数据价值沉默等问题,推动城市治理精准化、智能化和高效化,为“智慧蕉岭”建设注入更多活力。

蕉岭县“百千万工程”智慧城市指挥中心是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对口帮扶蕉岭县的重大项目,是加强合作共建的重要载体。该中心驾驶舱位于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1楼,汇集了蕉岭县域基础情况、经济状况、消费投资、产业发展、生态发展和基础公共服务能力等多方面数据情况,为蕉岭加快建立数字乡村标准化体系、提升基层综合治理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落脚于人 强化服务供给增强群众获得感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为了让进城的农民尽快适应,近年来,蕉岭县通过就业驿站、招聘活动、租金优惠等为这些“新市民”提供就业岗位和创业支持。“蕉岭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广州番禺对口帮扶单位,通过政企联动机制已对接逾20家企业和单位,累计提供就业岗位上百个,定向为受灾群众输送就业机会,同时针对周边商铺租赁出台专项优惠政策,通过减免租金、延长免租期等措施,鼓励安置群众投身创业实践。”蕉岭“广州小镇”物业经营部部长赖刚向记者介绍道。“如今我既有稳定的工作,又经营着一家店铺,感觉未来生活充满了希望,这样的状态让我感到很满足。”“新市民”肖郁剑笑着对记者说。

与此同时,蕉岭县还积极创建城乡教育共同体,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并以广州援建小镇规划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学校、农贸市场等项目建设,让大家享受同等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目前,我们正推进实施蕉岭县全民医疗卫生健康智慧平台建设项目,总投资1.27亿元,计划分两期完成,建成后将惠及到全县全体居民。”蕉岭县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赖志坚介绍说,该项目以数字化赋能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为核心,重点打造三大建设内容:一是提升蕉岭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数字化服务能力,构建区域医疗龙头;二是深度融合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搭建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服务网络;三是通过远程诊疗、智能转诊等应用场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精准下沉基层。

蕉岭县全民医疗卫生健康智慧平台建设项目于2024年12月4日正式启动,一期建设将先行实施平台云资源、卫生指挥管理中心、远程医疗、视频会议系统、心电中心系统、急救中心系统、“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系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体系等8个方面的功能建设,预计将于今年7月完成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