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镇围绕实体经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三大重点,全力推动镇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奋力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方阵”中争先进位 2024年01月10日  

蕉岭县盛塔水泥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忙碌打包。

位于龙安村的蕉岭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在龙安村的积分兑换超市里,村民在兑换生活用品。

近年来,蕉城镇加快推进绿美生态建设,重点打造“寿乡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蕉城段沿线村庄绿美环境。(本版图片均为汪敬淼摄)

本报记者 杨乔颖

 特约记者 廖静宜

 汪敬淼

 丘林强

 徐志宝

 蕉城镇,地处石窟河东岸,是蕉岭县境的中心。近年来,蕉城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盯弱项补短板,真抓实干促振兴,先后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农房风貌管控、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不断优化提升辖区内人居环境。

 围绕实体经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三大重点,2023年以来,蕉城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决策部署,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增进民生福祉,城乡面貌日新月异,镇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推动发展实体经济 激发乡村振兴强动力

 走进蕉城镇金城工业园区的蕉岭县盛塔水泥包装制品有限公司看到,技术工人正操控着各项设备,一段段布材经由印刷、裁剪、缝制生产成水泥包装袋被工作人员成捆打包,车间内机器轰鸣不断,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据蕉城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的水泥包装制品制造项目是蕉城镇2023年招商引资项目之一。2023年3月公司正式投产,目前已成功培育上规,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动工、当年投产、当年上规。

 从项目签约落地到正式投产,蕉城镇主动靠前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帮助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用工难等问题,并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入库申报指导。“蕉城镇的营商环境相当好,不仅有一对一服务,而且我们遇到了任何困难,他们还会在第一时间给予帮助。”蕉岭县盛塔水泥包装制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在用工难的一段时间,公司向镇里提了请求,他们立刻联系了相关部门发布招聘信息,对公司生产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蕉岭县盛塔水泥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是蕉城镇拟培育重点企业,只有用心服务,让企业感受到‘保姆式’的服务,才能让企业真正留下来。”蕉城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梁媛仪说。

 据悉,蕉城镇扎实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一网办”“一次办”“掌上办”“帮您办”,实现100%网上受理、100%网上办结。积极推行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制度和涉企“综合查一次”清单制度,对企业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全力优化镇域营商环境。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蕉城镇还努力培育“四上”企业,促上规上限,对镇域培育数据库43家在库企业落实挂钩联系企业制度,实行“一企一策”,每周召开“四上”企业培育工作推进会,逐一分析、逐一研判、逐一部署企业上规上限措施。据统计,目前,蕉城镇有11家新上规上限企业、4家达规企业、20家临规企业,预计2023年完成培育“四上”企业25家。

 建设乡村产业社区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乡村产业社区打破了地理边界,空间更开放、生态更多元、社群交流更活跃。”蕉岭县首批受聘的“产业村长”、梅州市建丰粮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崇文对于建设乡村产业社区,满怀信心和期待。

 “‘产业村长’,顾名思义,就是要与村集体、村民合力把产业做起来,把社区带动起来。”作为一名深耕本土的新农人,温崇文深知产社联动对干事创业的重要性。

 任“产业村长”后,温崇文负责位于龙安村的蕉岭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地带。早些年,龙安村丝苗米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但“人”与“产业链”短板也很突出。“70后种不动、80后不想种、90后不会种,这个现象并不鲜见。”龙安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小峰说。“于是,我们通过跟村委会、农户合作,流转土地或提供技术指导、农机服务,支持鼓励年轻人返乡种田。”温崇文说,“目前,带动农户超3万户,一亩地一年至少增收500元,每户年均增收2000元至3000元。”

 听说“产业村长”要帮忙规划村里的精深加工产业,益鑫酒厂老板郭海峰率先站了出来。“我在龙安村经营有一家酒厂,主要生产白酒和客家娘酒。”郭海峰告诉记者,他的酒厂年均消耗大米约22万斤,在“产业村长”的带动下,他也积极投身乡村产业社区建设。“我们计划深挖产业潜能,打通物流堵点,推动丝苗米产业延链补链,结合蕉岭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智慧工厂、创新创业中心、仓储中心等建设,积极打造乡村产业社区服务中心。”郭海峰说。

 乡村产业社区因产业发展而兴,因基层治理而美。“尊老爱幼、和亲睦邻得10分,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无杂乱堆放行为得20分……”在龙安村的积分兑换超市里,村民谢柏欣正细细数着自家“积分账”,而洗洁精、牙膏等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了超市货架,等待兑换。郑小峰介绍说,龙安村通过运用“积分制”将乡村治理具体事项细化分类、赋值量化、明确各类加分项和减分项,并以积分兑换超市为载体,充分激发起村民参与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热情和激情。

 “我镇正扎实有序推进乡村产业社区系列配套项目建设,除了龙安村积分兑换超市,还有风貌提升、产业发展类等8大项目。”蕉城镇人大主席黄集运说。

 “农业有奔头,农民有盼头,农村有看头”是乡村产业社区最美的注解。“我们充分发挥毗邻县城的区位优势,积极争取县城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向村庄延伸,同时,完善村里的休闲设施,作为城市功能的补充。”黄集运表示,作为乡村产业社区建设节点之一的龙安滨水公园串联水利景观公园、水利展馆等特色节点,正积极打造户外扩展基地和夜市广场。“我们希望建设形成‘三产融合’产业社区和‘三生融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园区+景区+社区’三区协同发展。”黄集运说。

 推进美丽圩镇建设 增强乡村振兴“镇”能量

 行走在蕉城镇的大街小巷,可以看到干净整洁的街道两旁有清新亮眼的宣传栏,夜幕降临时,路灯渐次亮起,又是不一样的寿乡景色。“晚上吃完饭出来散散步,感觉到很舒适。”市民徐茹说。

 这些都得益于蕉城镇的圩镇风貌品质提升项目,目前已全面完成东福街、东湖路、湖沟路、环城路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建设工程和蕉城镇各行政村乡风文明宣传设施安装工程,配合完成环东路道路整治提升工程三线整治和路灯安装工作,有力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

 从长深高速蕉岭南出口出来,周围悬挂着红色中国结的路灯在夜晚依次亮起,给寿乡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氛围。这些路灯采用节能LED灯具、新能源灯杆,在美观的同时还节能环保。与此同时,在长寿新城、东湖花园、聚龙雅苑、长寿雅苑等小区周边,沿街建筑外立面等整洁统一美观,横跨街道的“三线”整齐或下地隐藏,褪下城市老旧“外衣”,换上全新装扮。

 “2023年以来,蕉城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加快推进美丽圩镇建设,全面完成了长深高速蕉岭南出入口、世纪大道、龙安村三里片房屋外立面改造、滨水公园、福星农贸市场、广东(蕉岭)乡建馆、石窟河(滨水公园段)‘七个一’建设、提升工作。” 蕉城镇党委副书记曾峻彬说,镇上还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完成133个无物业小区和70条背街小巷四线整治工作。

 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蕉城镇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计划,现已完成榕子渡桥南至原陂角小学风貌提升建设,正在推进龙安村红三、新一、新二村民小组及周边道路提升改造等“寿乡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蕉城段建设项目。

 “2023年以来,全镇现已拆除危旧弃房92处10549.75平方米、残垣断壁10处703.13平方米,特别是选取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龙安村作为试点,成立工作专班,强势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曾峻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