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费 2023年11月11日  

●刘礼达

 时间过得快,又到开学季。外甥女雅怡同学已经小学毕业,要在县城读初中了,她的妈妈即我姐,给她准备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以及各种叮嘱。 我想起了以前我小时开学的情形。和现在的很多小孩开学了头疼,暑假作业还没完成不一样,我们那时候头疼的是,开学了却还没有去学校报名,因为父母正为几百上千块钱的学费发愁。家里兄弟姐妹众多的学生尤其如此。

 父母并没有闲着。那时我母亲靠上山砍柴或割鲁萁为生,临近开学时候,她放下手中的镰刀,到老板家中结账。砍柴或割鲁萁一般是按担算,没什么文化的母亲用歪歪扭扭的“正”字来记数量。母亲拿着记满“正”字的皱巴巴的本子,来到老板家中。来结账的人不止她一个,所以老板家里常常被围得水泄不通。结账时要和老板仔细核对数量,这么一来就要花费不少时间。所以,等母亲结完账拿到钱的时候,常常过去好半天。

 母亲拿到钱后,转手就给了父亲。她的钱并不够我们姐弟去学校报名交学费,所以还要等父亲去陶瓷厂找老板拿工资。

 这个时候,我和姐就会围着父亲转,他去喂猪,我们也跟着去;他去摘菜,我们也跟在他后面。父亲吩咐做家务,我们也不会有任何怨言。父亲看着我们,微笑着,他心里当然很清楚,孩子们是希望自己去学校给他们报名交学费。开学了,我们想回到学校去上学。

 忙完家务后,父亲像往常一样,开始出发,去一山之隔的陶瓷厂。厂里老板也知道快开学了,所以会把工人的工资先给发了。不能耽误孩子上学,这是大人们的共识。

 父亲拿到工钱后,立马回来带着我和姐去村里的学校报名。交完学费,父亲的口袋里几乎就没有余钱了。他看着我们,目光中除了温情,更多的是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后来,姐到镇上念初中,学费和生活费等也增加了许多,父母的压力更大了。一到开学,他们就眉头紧锁,为我们的学费发愁。有一年春节过后,姐突然对父亲说:“爸,我不念书了,我学习成绩不好,还是不要浪费家里的钱了。”父亲沉默了很久,没有说话。没多久,姐就跟着别人外出打工挣钱了。她省吃俭用往家里寄回不少钱,大大缓解了家里的经济压力。而我父亲总是很愧疚,因为她没有读多少书。

 姐也许和外甥女说过以前我们报名交学费的事,她现在的条件要好些了,在她新的学习征程上,好好学习,成长成才,是我们对她的最大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