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斯媛
以前我极其看不惯接送孩子途中,家长顺势帮小孩背书包的宠溺行为,尤其是幼儿园的书包,无非是“摆设”,里面仅装了两件衣服、一件抹汗巾,轻得不能再轻,为何不能让小朋友自己背呢?
直到女儿上小学,书包沉得像“炸药包”,别说她背,就是大人背都够呛。于是我每天都在女儿面前唠叨,要求她“精简”书包,不需要带去学校的课本或物品,坚决不带。谁知小小年纪的她边摇头边叹气:“所有课本都要带!万一我没带书,会被罚站。”“那你不是有课程表吗?”她翻白眼答道:“老师会换课啊。”
既然不能打课本的主意,那只能从雨伞、水壶和画笔下手。为了替书包减重,我让女儿左手握伞右手拿水壶,如果遇上每周一节的美术课,还要额外拎袋装马克笔,真恨不得让她多变出几只手来拿东西。尽管如此,书包依旧沉甸甸,我时刻担心压弯她的脊背,只得另谋他法。
偶然瞥见别的小学生买了带拉杆和万向轮的书包,直接拉着书包走,多么完美的设计!立马网购,解放女儿的肩膀。起初女儿看到新书包,非常高兴,隔天就加入“拉杆大军”,成了学校“独特”的风景线 。连校门口站岗的保安叔叔都称她为“旅游生”,还别说,拉书包入校门的感觉真像拉着行李箱过安检。
可惜这类书包存有“硬伤”。如果小孩的教室在三楼以上,把它拽到楼上挺费劲;除非在一楼,否则放学排队时,为了跟上“大部队”,下楼仍存在隐患。另外这种书包无法塞入书桌,只能放在桌旁过道,可能会妨碍周边同学行走。还没半个月,女儿便央求换回旧书包。
望着她可怜兮兮的眼神,无奈换回“炸药包”。而我则“沦为”背书包的工具人,每回接送她上下学,自然而然“抢”书包,生怕她被大书包压得长不高。
直到近日才发现,以前总在校门口等着接送小孩的“熟面孔”越来越少,赶忙发微信“打听”怎么不用接送了?其中比较聊得来的阿姐说:“早让他自己上学啦。都三年级了,我们住得又近,他也晓得等红绿灯,让他走路回家。”“啊?那书包怎么办,好重呀!”“啊呦,我们小时候,谁不是自己上学,谁家书包不是自己背?哪那么金贵!”
加上本人教书育人,最近被班群里家长的各种要求刷新认知——都已经九年级的学生,竟然不会登记作业,每回都让家长在班群里问作业,问的次数多了,家长烦,竟私信我,让我每天帮忙将作业拍照发到班群。虽是新接手的班级,但我严词拒绝。九年级的学生眼巴巴等着家长问作业,根本不像毕业年级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几乎为零,让我大为震惊。
我担心自以为是的“帮忙”会否帮倒忙,反而阻碍女儿的自由成长?我认为的“对她好”会否让她依赖成性,影响独立自理能力的养成?甚至日后我有无可能发展成学生家长那般“越俎代庖”尚不自知?未雨绸缪,遂决定从今日起,让她自己背书包上学,不再“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