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需要担负起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小学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激励教育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班主任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策略,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健全的人格。
一、通过师生的沟通交流促进德育教育的实施
在之前的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会通过“讲道理”的模式向学生传输很多的人生哲理,而这种方法并不利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教师可以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充分地关心了解学生的内心,积极地开导化解学生的疑难,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通过善良的言语去激励学生,让他们积极地面对问题,迎难而上,解决问题。教师在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好感,进而优化班级管理,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改善和道德品质的提高。
二、通过个性化教育推动德育教育的实施
小学班主任会面临许多的学生,但由于每个学生的情感思想、家庭情况、成长经历等的不同,造成了每个学生个体的差异化。因此小学班主任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关心、了解、尊重每一位学生,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管理教育。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如通过奖励机制对学生进行鼓励。合理的奖励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更加积极进取。教师应当注意不能对学生进行批评式的惩罚教育,小学生的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弱,批评教育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削弱学生的自信心。在进行奖励教育时,可以在班级内设置表彰墙,用小红花来奖励优秀学生。通过这种外在的、清晰的形式,表现出每一位学生的进步,进一步优化班级管理,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积极进取,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中至关重要,小学班主任应该充分地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优化班级管理的同时,注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通过实施奖励机制的策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高尚的道德操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少年奠定坚实的基础。
(丰顺县潘田中心小学 冯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