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古城印记 2022年06月01日  

  □黄纯斌

  兴宁古城,曾经是一座光彩夺目的客家名城。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才荟萃、远近闻名。

  兴宁古邑于331年(咸和六年)建县,其时管辖的面积包括了现在的兴宁、五华及龙川、紫金的东北部。经千年变迁,所辖面积才定格在现在的区域,县治也随之多次迁徙。1369年(洪武二年),兴宁知县周仕贵领命移建县治。周知县亲自出马,带着“高人”踏遍了境内的山山水水,最后选定现今的兴城镇。这里四周沃野,前有宁江河,后有紫金山,凭山依水,宁江宛若腾飞的一条巨龙,奇景天成。周仕贵再用古老的“称土法”去测定,结果恰到好处。他欣喜若狂,仰天直呼:“天意也!”新县治建成后,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五业兴旺,经济繁荣,富甲一方。

  1387年(洪武二十年),江西安远流寇周三率兵攻破兴宁城池。知县组织军民奋起反击,持续交战了3年,终被战败。最后全县仅幸存20多户人家,这是千年古邑不堪回首的历史。此后经过70多年的休养生息,兴宁才慢慢恢复了人气和经济的繁荣。

  1467年(成化三年),知县秦宏重建兴宁城池,改土墙为砖墙,并修筑护城河。秦知县是桂林举人,生长在秀丽的山水之中,崇尚自然。兴宁盆地由史前的湖泊演变而成,湿地连绵,有99个墩。他把其中的5个墩圈在城池内,不求方正,但求自然、实用。工程完工后,颇受好评。秦知县冒着霏霏细雨登上城墙视察。只见城池状若金龟,公署、城隍庙、学宫(孔庙)、粮仓点缀其中,分外夺目;街道上穿流的油纸伞,为城池增添了生机;远眺盆地,群岫遥列,中铺沃壤,美不胜收。他随口吟诗一首,把重建城池称为千秋伟业,当然,功勋也非他莫属了。可惜,这首诗未流传下来。

  秦知县建成砖城后,又经多任知县增建、修葺,到清末时,城墙总长2087米,墙高6米多。设有四个城门,还建有重门。东门为朝阳门,西门为观澜门,北门为拱辰门,南门为迎薰门。护城河上建有吊桥。城池坚固雄伟,自然庄重。城外设有城关,其中西河背的城关叫永泰门,作为官府迎宾、亲人接送的标志性建筑。这座城池既保留了中国城池的传统风格,又富有客家特色,成为闻名遐迩的岭南古邑城池。

  1514年(明正德九年),被誉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的祝枝山接任兴宁知县。当时这里汉、瑶杂居,难免会有一些小冲突。唐代崇尚人神共治,每城必有城隍庙,作为冥界的地方官。和尚出身的朱元璋皇帝对城隍情有独钟,规定城隍神与现世行政机构相对应,其级别还高于现世行政长官。如知县为七品,即县级城隍为五品,天下皆同。祝枝山上任不久,便为城隍庙撰写了《城隍庙》记,他倡议:凡民事争执纠纷,经家族亲朋调解无效的,双方可直接到城隍庙起誓了结,不再反悔。这一招真灵,百姓一般的民事纠纷都不进官府而进城隍庙了,使得官府受理的案子锐减。祝知县心里喜滋滋的,他能腾出时间去会友出游,题诗作对。

  兴宁盆地有一种原生态竹子,长得粗野高大,四季常青,成为一道风景线。祝枝山触景生情,赋诗一首《过林头,看修竹数量不断,甚爱,戏题》:“五寸冲牙丈八矛,装成十万绕林头。莫欺楪子兴宁县,一半人家千户侯。”从字眼间可见,他对兴宁厚爱三分,富有情感。他执政七个年头,全县耕地增长了近一番;他还亲自主持编写了《正德兴宁县志》,政绩斐然。有一次,祝枝山有客来访。当晚明月清风,他们同游城墙。映入眼帘的护城河里,城墙倒影犹如一幅长长的画卷,和风吹拂,河面泛起一道道银光。谈及政事,祝知县脸上露出了微笑。他们登上城墙瞭望,城内显得宁静、神秘;远眺盆地,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而下,天空弥漫着透明的轻纱,田野如盖了一层薄薄的冷霜。祝枝山突然似有感触,轻轻地说:“古人不见今夜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啊!”客人理解他的感叹,他32岁中举,54岁为官,这一年他已近花甲,虽还有抱负,而岁月不饶人啊,真是人生短暂。明月真怪,可给人带来欢乐,也可带来伤悲。

  古城有一座古老的学府,叫兴宁学宫,又称文庙。民国后改称孔庙。其始建于1371年,后经多次重建和扩建,规模不断扩大,现保存的古建筑较多。明代大文学家汤显祖为尊经阁撰写了1250字的碑记,为学宫增添了一景。学宫是全县学子科举之路的第一站,不少学子从这里出发,走上了更高的学阶。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全县共考取进士、举人278人,他们成了国家的有用之才,为家乡增添了光彩。1903年,兴宁学宫改为兴民学堂,著名爱国人士、外交家、诗人丘逢甲任首任校长,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影响深远。现在兴宁享有“百员将军出齐昌,千名教授同故乡”的美誉,这与古老的学宫开创先河密不可分。

  据闻,清末时有位知县到兴宁上任,迎接队伍到神光山下的接官亭迎接。他们经西郊古驿道向县城进发。到了永泰关,关联映入眼帘:“七翟耿长庚,福星载道;五云昭大甲,多士登瀛。”知县蓦地想起此地人杰地灵,立即下轿,喝令停下锣鼓,慢慢地走过城关。

  老街有座吕祖庙,其是东南亚“伸手缘”(道观)的始祖,规模不大,而名声远扬。清道光年间,这里是贡生陈其澡的房子,并辟花园,取名“蜗寄”。园内亭池花草,假山丝竹,曲径通幽,清虚雅致。陈贡生善交际,喜结文人雅士,家中时常高朋满座,琴棋书画,成为城里的一道文化景观。可惜其后辈不争气,后来家道破落,把“蜗寄”卖给宝成道观,改建为吕祖庙,还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伸手缘”。“伸手缘”热心做善事,救助穷人,因此香火越来越旺。后来庙宇修建,极其豪华。爱心华侨把“伸手缘”引到国外,在东南亚发扬光大。1859年太平军攻打兴宁城,他们扬言破城后到“蜗寄”庆功,痛饮一场。谁知,兴宁城池坚固,他们久攻不下,只得知难而退。后来城里流传一首民谣:“新街西面老街东,蜗寄名园此巷中;昔日匪人思痛饮,今朝吕庙响签筒。”

  祠堂文化浓厚,是兴宁古城的一大特色。明清年间,客家人有一百多个姓氏家族从福建、江西等地先后迁徙到兴宁。他们先后在古城建起了共91间祠堂,其中陈、罗、李三姓氏为最多,有“陈七罗八李十三”之说。祠堂的建筑非常讲究,记录着宗族姓氏的源流与辉煌,鞭策后人记住血脉,留住乡愁。祠堂文化现已成为当地富有特色的乡土文化,经久不衰。

  兴宁古城有一座典型的潮汕风格的豪华建筑,至今尚存,叫“潮州会馆”。这是兴宁“小南京”美誉的一个见证。潮商林先生是会馆的重要股东。其儿子林若从小在古城成长,20世纪80年代,他曾任广东省委书记。

  兴宁古城现在仍然是兴宁市政府的办公所在地。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古城已伤痕累累,残缺不全。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当地政府重视对古城的保护,拨出专款修复了部分古城墙。

  有一年回乡,我驱车参观古城墙。只见修复的拱辰门(北门)雄伟壮观,气势非凡。我沿着城脚前行,眼前的古城墙泛着古老的苍颜,一块块青砖长出了青苔,墙缝里长出了凋零的野草,偶尔可见烧有“城砖”字样的砖块。突然天空飘来乌云,下起阵雨,雨丝映在斑驳的城墙上,增添了几分苍凉。我止步返回,脑海里一闪:难道这是天公在为古城流泪吗?

  兴宁市文化人李云庄先生说:“兴宁古城虽已残缺,但仍不失为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不可估量,必须保护好啊!”我突然想起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有三件镇馆之宝,其中两件是残缺的艺术品:一是失去双臂的维纳斯女神塑像;二是缺头缺臂的胜利女神塑像。游人站在其面前,无不惊叹,艺术的力量使观众在想象中弥补了其残缺,谁也不会说其因残缺而失去了价值。

  兴宁古城,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人们何时才能透过朦胧的面纱,去发现和欣赏其当年的风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