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孙少平做独立自主的人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2020年01月03日  

  ●黄庆铭

 我喜爱读书,尤其喜欢看散文和传记,小说看得少,看了《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之后,才明白小说能给我关于生活如此强烈的冲击。

 在我看来,此书中的灵魂人物便是孙少平。我觉得他代表了此书,也代表了此书所给我带来关于生活哲理的强悍冲击,他是让我读完这部书后一直在思考的一个人物。在孙少平精神层面,我也或多或少看到了自己一些影子,他在某个方面的价值观也和我看待生活的方式高度契合。

 孙少平,一个穷困的又有知识的农村青年。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充盈促成了他这个鲜明的人物。于我而言,孙少平给我带来的冲击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他热爱生活的态度。他没有因为家庭的贫穷而自暴自弃,也没有因为生活给他带来的痛苦而抱怨这个世界。在校期间,孙少平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扩宽自己的视野。在家期间,分担家里的压力,贡献出自己的劳动力,只要空闲下来便疯狂阅读。在工地期间,干完一天的活后,重新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整理容颜,像一名绅士般去游逛市区,增长见识,怎么也认不出是一名刚刚从工地出来的搬运工。看到这里,我想到了罗曼·罗兰《巨人三传》里的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在我心中,孙少平就是一名英雄。

 让我触动的第二个方面是他作为一名农村青年,却对生活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在那个年代,孙少平对生活的了解超越了他这个农村青年身份所能触及的范围,他没有上过大学,但并不因此而自卑。他为自己是一名农村青年而自豪,他极力鼓励自己的妹妹去参加高考,帮助他妹妹摆脱农民自身思维的局限性和狭隘意识。他给他妹妹的一封信里这么说:“我们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与其说这是孙少平写给他妹妹的一封信,不如说他在阐述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看完这封信后,我联想到自己。我也是个喜欢旅行的人,也常常在实践我所说的多走多感悟。在工作繁忙无法抽身的时候,我也会通过电话和在珠三角打拼的朋友畅谈双方所在城市的文化差异,打听当下的潮流,以充实自我精神世界,就像孙少平所说的“不被局限,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第三个方面让我感动的是他自尊自爱、相信靠自己双手可以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的价值观。最让我感动的是他在煤矿工地那段日子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他不怕苦,不怕累,把积攒的收入寄给家里,和哥哥孙少安一起给自己的父母做一个全村最气派的新窑洞,实现了他们兄弟多年的一个梦想。令人心痛的是,在一次煤矿作业的时候为了救助工友,自己的脸部受了重伤,留下了疤痕。他妹妹的男朋友的父亲是省委副书记。他们多次暗示可以通过关系把孙少平从煤矿工地调动到其他部门,但都被孙少平拒绝了。他一直坚信可以靠自己劳动的双手改变生活,他也做到了。他在这里有种成就感。有时候,人就是为了一股成就感去生活和工作。

 每当想起这本书,头脑都会把书中的文字不自觉地翻译成画面,浮现出来,带给我感动,给予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