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该病起病隐匿,早期易被忽视,一旦发展到中晚期,治疗干预效果大打折扣。然而,若能及早发现并实施全病程管理,不仅能延缓病情,还能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寿命,大幅减轻家属经济及照护负担。
全病程管理是一个覆盖疾病全程、涉及多维度的综合管理理念。其核心目标在于延缓病情发展、维持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照护者负担以及做好长期规划。
早期阶段
诊断与干预的关键时期
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通常被称为处于“轻度认知障碍”或“早期痴呆”阶段。患者可能仍能独立生活,但会表现出一些异常迹象,如近期记忆减退(经常忘事、重复提问)、执行功能下降(计划、组织困难,如做饭步骤出错)、找词困难、时空感减弱以及情绪性格改变等。
管理重点是诊断、规划与干预。及早就医、明确诊断是关键的一步,需排除其他可逆性原因,并获得专业诊断,为后续治疗管理奠定基础。药物治疗方面,胆碱酯酶抑制剂是早期和中期主要治疗药物,NMDA 受体拮抗剂常在中后期联用。非药物干预同样至关重要,包括认知刺激(如读书、拼图等)、体育锻炼(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健康饮食(推荐“地中海饮食”)、社交活动以及家庭会议共同商讨照护计划等。
中期阶段
照护挑战与应对策略
中期是阿尔茨海默病程最长且对照护者挑战最大的阶段。患者的核心症状表现为记忆障碍加重、行为和精神症状出现(如游走、躁动等)、日常生活能力丧失以及语言能力退化。
管理重点转向安全、行为管理与照护者支持。环境改造与安全措施必不可少,如防跌倒、防走失、安全管理等。应对行为与心理症状时,首选非药物方法,理解行为背后需求,保持冷静沟通。若症状严重,可谨慎使用药物。日常照护需建立规律、分解任务并掌握沟通技巧。照护者自身也需支持,可通过寻求喘息服务、加入支持团体以及关注自身健康来缓解压力。
晚期阶段
舒适与尊严的维护
晚期患者几乎完全依赖他人照护,丧失语言和行动能力,出现大小便失禁、吞咽困难等症状。
此阶段管理重点为生活质量和舒适度、感官刺激以及舒缓疗护与临终关怀。要注重皮肤护理、口腔护理、营养支持和疼痛管理,通过触摸、音乐、气味等感官刺激给予患者安慰。医疗目标转向缓解痛苦和维护尊严,避免不必要的创伤性治疗,让患者安详离世。
总之,阿尔茨海默病的旅程充满挑战,但科学的全病程管理能显著改善患者体验。早期积极干预未雨绸缪,中期强化支持守护安全,晚期提供安宁维护尊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专业帮助与社会支持下,与家人携手共进,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一漫长过程。
(彭小莲 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