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儿女”火爆背后的问题要正视 2025年09月26日  

林勉/图

■ 何勇

 父母生病或遇到难题,自己远在千里之外,一时赶不回来怎么办?近日,辽宁大连一男子组建的“保镖团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他们既能替人陪伴爸妈,也能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人们称之为“外包儿女”。团队人员从最初的9人发展到超1000人,目前仍在招人。该团队已在全国多个城市设立分部。

 有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中空巢老人占比目前已超过一半,面临着居家养老的许多生活不便或困难,甚至是安全风险隐患。同时,在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当下,年轻人远离家乡,平时工作繁忙,子女陪伴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在这样的情形下,“外包儿女”为老人提供陪聊、陪伴看病等服务,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空巢老人的陪伴等需求,缓解他们对亲情的渴望和对远方儿女的思念,这正是“外包儿女”火爆的市场需求所在。

 然而,“外包儿女”终究不是亲生儿女,更无法替代亲生儿女。儿女尽孝可以雇人代劳,但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无法外包,父母对子女的相思之苦不是“外包儿女”的陪聊服务可以化解的。更何况,“外包儿女”背后暗藏多种风险,稍有不慎,可能给老人造成伤害。

 比如,目前,“外包儿女”属于社会自生的新兴事物,缺乏监管机制、行业规范,既没有统一的从业人员资质标准,也没有专业考核、信用备案,处于实质性的野蛮生长状态,俨然是鱼龙混杂。而空巢老人因情感空虚本就很容易产生信任依赖,如果品行不端之人从事“外包儿女”,极可能也极易利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实施不法侵害。

 再比如,“外包儿女”在服务过程中,很容易获取老年人的财产信息、身份证件、不动产证明等重要文件,甚至被委托代办一些与财产相关的业务、手续。“外包儿女”如果缺乏法律专业知识,可能导致处理不当,引发纠纷。如果“外包儿女”心术不正,更可能诱导老人进行财产赠与,骗取老年人财产,引发严重的法律纠纷。

 一句话,“外包儿女”火爆背后的问题亟需正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广大子女应当尽可能常回家看看,至少多跟父母打电话或视频聊天,让父母感受到亲情温暖。社会也应当正视“外包儿女”背后的风险,强化监管倒逼“外包儿女”服务既充满温度、又不失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