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灵
继9月23日“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以下简称“N城联动秋招活动”)京津冀地区高校站正式启动后,9月24日,由梅州市承办的北京化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两场专场招聘活动同日举行并圆满收官。(详见《梅州日报》9月24日、25日1版)
始于“免费梅州”的梅州人才战略,不仅降低了人才流动的门槛,更传递出梅州“人才至上”的价值理念。此次我市融入省级大型招聘活动,借助“N城联动”平台,直接奔赴全国高校云集的京津冀地区,体现出人才引进战略的前瞻性和主动性,折射出梅州在人才战略上从“守株待兔”到“主动猎才”的转变。
梅州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近年来在矿业精深加工、绿色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领域已取得一定进展,迫切需要顶尖技术和管理人才。此次选择的四所高校与梅州的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从新闻报道中“提供了多个薪酬高的岗位”就可以证明:梅州为有实力、有需求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发展平台,因为能够提供高薪岗位,背后必然有高附加值的产业或企业在支撑。这种“专业—产业—岗位”的链条式匹配,让人才招聘不再是简单的供需对接,而是产业升级与人才发展的双向奔赴。
让“人才落地”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还需要政府、高校、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系统推进。面向未来,各相关部门要深挖高校院所人才资源“富矿”,建立“政府牵线、高校接单、企业使用”的人才培养链条,鼓励产业链重点企业与对口高校院系联动开设“订单班”,探索政校企贯通培养的育才模式。提升人才招引精度,深入分析地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以及发展规划,加强对重点产业链企业用工缺口摸排,绘制人才需求“热力图”,按图索骥、靶向引才,确保人才规模、质量、结构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此外,还要加大人才使用力度,支持重点产业链企业实行“按薪定才”“自主评价”,聚焦关键技术攻关和重点产业项目,为人才创造更多施展才华的舞台,以“人才出彩”助力“产业精彩”。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招聘成功只是第一步,如何让这些高素质人才“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并最终“安居乐业”,长期留在梅州,还需要梅州在产业发展平台、城市配套、公共服务、人文环境等方面持续努力,形成一个“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