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我读的这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短篇小说集《俗世奇人全本》,是冯老先生在《俗世奇人》面市后,新创作18篇新作合在一起重新出版的。书中还收录了冯老先生亲自绘制的58幅插画,是一本能够更加全面了解过去天津卫世俗风情的佳作。
广大读者对《俗世奇人》的评价颇高,该书还获得了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著名作家梁晓声对《俗世奇人》颇为欣赏,认为它“可视作当代的《聊斋志异》——他(冯骥才)用文字为天津卫留下浮世绘式的山海经式的画卷。”
天津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之一。我对这个距离梅州2000多公里的地方,其实了解不多。说到天津,我脑海里就浮现出两个人:郭德纲和冯骥才。郭德纲不必多说了,想必大家都听过他的相声。而冯骥才也是我从小就知道的,《珍珠鸟》《挑山工》是以前课本上学过的,印象深刻,我那时还认为冯骥才年纪很大。后来才知道,冯老先生数十年笔耕不辍,常有作品面世,譬如这本《俗世奇人全本》,读来获益匪浅、好不过瘾。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书里描写的是清末民初天津卫各行各业的普通人,这些人不曾在史册典籍里出现过,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也有被传诵一时的故事。在作家冯骥才简洁利落、成熟老到的描述下,这个群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形象。
“张王李赵刘,众生非蚁民;定睛从中看,人人一尊神。”全书一共54个篇章,简短利落地描绘了54位奇人,读来颇有趣味。翻开目录:《苏七块》《刷子李》《张大力》《冯五爷》《泥人张》……简简单单的题目,却也暗示了各篇章的主题,颇能引起阅读兴趣。如《苏七块》讲的是,民国初年一位苏姓行医者,因给人看病时需要病人先摆出七块大洋,才给人看病,所以就有了“苏七块”的外号;《刷子李》则讲了一位李姓的技艺高超的粉刷匠的故事,等等。
透过这本书,会发现奇异的故事背后,是热气腾腾的人间。54位奇人,再现了旧时天津卫的风俗人情。如最后一篇《旗杆子》,说的是一位长得太高的人被请去公园当保安,最后他却遭人嫉妒而选择一死了之的故事。园长还算有良心,花钱买了棺材葬了他。再如《蓝眼》这篇,一个外号叫“蓝眼”的人,虽识破无数假画,最后却仍然落入他人设计好的圈套,读来让人唏嘘。
书画本同源,作家冯骥才亲自为这本书里的人物画上了插图。比起别人配的图,作家本人画的大概会更符合作品的形象。这些插图,寥寥数笔,幽默滑稽,跃然纸上。
读完《俗世奇人全本》,54位旧时天津卫各行各业奇人的模样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正是这样的奇人和异事,让我们了解了旧时的世间百态和酸甜苦辣。
(刘礼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