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丰收的花生,农户们喜笑颜开。(钟小丰 摄)
●本报记者 叶嘉瑶
盛夏时节,走进平远县东石镇明洋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后的田野,一幅生机盎然的丰收画卷徐徐展开。放眼望去,连片的花生田宛如铺开的巨大绿毯,茂密、油亮的绿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绿浪随风轻轻起伏,一直延伸到远方。
在这片绿意深处,村民们正忙着采收花生。一摞摞带着泥土芬芳的新鲜花生秧被整齐地码放在田垄上,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村民肖桂香一边麻利地劳作,一边笑着告诉记者,“收购价能到每斤11元,效益比种稻谷好不少。”谈及变化,她感慨道:“现在种、收、洗全程靠机器!比起过去肩挑背扛,机械化省力高效,产量也上去了。”
作为声名远播的省级花生种植专业镇,东石镇的花生种植历史悠久。得益于独特的水土条件,东石花生以其油脂率高、矿物质含量丰富而著称,是广东花生中的佼佼者,早已荣登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在葱茏的田地里,村民张丁兰正与丈夫娴熟配合,一人拔秧,一人摘果。“今年收成好,花生早就被预订光了!”张丁兰抹了把汗,脸上笑容灿烂,“一部分卖给收购公司,一部分零售,大概能卖到12或13元一斤。”
过去,东石花生多用于榨油或干果批发。如今,不少村民选择将花生统一销售给村里的合作社进行深加工和品牌包装,再借助农电商平台稳定销售。广汽集团的消费帮扶项目更是给村民吃下了“定心丸”。“他们每年都大力帮我们推销花生和其他特产,力度真不小!”种植大户黄纯华对此感受深刻。“以前人工种,每亩种植成本600元左右,现在机械种植只要300元;像周边这30亩地,机械种植一天就能种完,质量更好。”黄纯华说。
近年来,明洋村抓住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契机,将花生种植作为核心产业打造。村里与供销社下属“社村公司”签约,流转800亩土地入股,让“金豆子”产业根基更稳。原先零散的377块小田,整合成72块方正大田,机械收花生的效率提高50%,成本降低30%。
据悉,东石镇有3968户农户参与花生种植,今年早造花生面积达4050亩,预计可产干花生约183万斤,产值超2100万元。随着“东石花生”品牌日益响亮、美誉度不断提升,该镇正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持续提高机械化水平,引导更多农户通过种植“金豆子”增收致富,为花生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