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即将来临,令人讨厌的蚊子、蜂类等,还有多数人所不知的隐翅虫逐一上场了。对皮肤科医生来说,隐翅虫算是熟客,每年门诊都能接诊多位因隐翅虫而导致的伤害。下面就聊一下隐翅虫。
隐翅虫是鞘翅目隐翅虫科甲虫的通称,鞘翅极短,因其虫翅藏匿于鞘翅,不易察觉而得名。体长约0.5至1公分,黑色头部似蚂蚁、胸部橙色、鞘翅深蓝、腹部橙色、末端部黑色,为特征性的色彩。
隐翅虫不会蜇人也不会咬人。全世界范围内,隐翅虫有两万多种,其中一部分为毒隐翅虫。隐翅虫素是由毒隐翅虫体内的共生细菌所产生的一种“酰胺”,它可以有效地抑制DNA的合成,并阻断细胞的分裂导致细胞死亡,进而造成隐翅虫皮炎。皮肤接触到隐翅虫素会出现皮肤刺痛、红肿、水泡等症状。不过隐翅虫素并不会分泌在毒隐翅虫的体表,而是在虫体破裂时才有可能将隐翅虫素释放出来,因此只有在将毒隐翅虫打死并让皮肤沾染到毒隐翅虫的体液,才会发生隐翅虫皮肤炎。夏天,我们身上经常会有虫子爬过,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像打蚊子那样用力拍打,这是大多数人的习惯。但是,万一你皮肤上爬的是只毒隐翅虫,那么,皮肤沾上了毒隐翅虫打死后流出的体液,就会得隐翅虫皮炎。
因此,当有虫在你身上爬的时候,千万不要随手就拍打,要看清楚是什么虫子。若是蚊子随手拍下就完事,对于不明的虫子或者不认识的昆虫,正确的做法是“狮子吼”吹口气把它吹走,感觉气量小用电吹风也可以,另一种绝招“弹指神功”也可,前提要弹掉而不是在皮肤“弹死”,或者抖一抖衣服等把它弄走就行。当然隐翅虫也有好的方面可捕食玉米螟、飞虱、蚜虫等多种农业害虫,且捕食量大、个体多,为一类应予以保护利用的天敌昆虫。
隐翅虫皮炎主要表现为:成片的红斑,往往形状不规则,呈点状、条索状,上面有丘疹、水疱,甚至脓疱,有明显的瘙痒和灼痛感。如果这时候用手去抓挠,会引起新的损害。严重者可有附近淋巴结常肿大、发热等全身症状,若继发感染则使病情加重。皮损消退后容易留色素沉着。
那么已经出现隐翅虫皮炎症状该如何处理?
1、应尽早用清水、肥皂水清洗,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皮质类固醇霜剂。
2、若红肿明显或糜烂时,应用依沙吖啶溶液等湿敷。
3、瘙痒明显可口服抗组织胺药物等。
4、若有脓疱或发生继发感染,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当然,病人最好能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刘贤华 梅州市慢性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