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风海雨梅花渡》剧照。(张文婷 摄)
●刘航(梅江区芹洋学校701班) 指导老师:钟林秀
在一个芳菲竞放的春日下午,我随着全班同学到学校体育馆,观看了一场令人永难忘怀的汉剧——《天风海雨梅花渡》。
故事发生在晚清,那时,很多人为发家致富前往“南洋”或打工,或做生意。他们有的实现梦想,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有的则从此断了音讯,下落不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故事的主人公——一个送信者(唐海顺)登场了,他为寻找一个小女孩的父亲,毅然只身远渡重洋,辗转马来西亚、美国,最终成功帮助了小女孩。
这个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令人惊叹,锣鼓声随着角色动作唱词的变化而时紧时缓,让我自身临其境,心也仿佛回到了百年前的那个时代,目睹了无数怀揣梦想的青年的壮志豪情。
这部剧有着浓厚的客家特色。客家民谣,客家口音,以及出现在华工手中的那一包家乡的梅菜干,无不散发着浓郁的客家气息,传递着独特的客家文化。演员们功底深厚,演技精湛,那“红头船”到来时人们期待的神色,当顺叔看到中国工人被欺压时愤恨的表情……无一不牵动着我的心弦,他们将盼归、思乡、念亲、爱友、悲愤、欣喜等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一并在舞台上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令我赞叹的并不止于剧中曲折的情节和丰富的情感,更在于它所彰显的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主人公顺叔不顾个人安危前往美国,只为帮助那个孤苦无依的小女孩,这是关爱弱者、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被帮助的小女孩在成人后接济穷困的顺叔,这是知恩图报的典范。只要我们细心、认真品味,就会发现这部汉剧集中体现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中华传统美德,值得我们每一位华夏子孙学习和传承。
在当今快节奏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少人认为“一句话唱半天的”汉剧,京剧以及其他传统的戏剧不应该走进时代潮流。如今,传统戏剧的舞台不断减小,而Talkshow、RAP、嘻哈等外来节目则凭借其节奏快、材料新的特点不断轰炸着年轻人的舞台。我认为,我们不应放弃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反之,我们应该将其发扬光大,才能使我们在被生活中的浮躁困扰时,在戏曲的韵律中找到一方滋养心灵的净土,获得一份难得的闲适与宁静。
从《天风海雨梅花渡》这部剧中,我们能领悟到客家人那份坚韧而深沉的情怀,并从中感受到中华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一出梅花渡,一世客缘情。这出汉剧值得所有华夏儿女共同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