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链融合”为核心 破局山区县重点项目攻坚 2025年06月26日  

在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纵深推进的背景下,作为生态发展区县,如何在守护“广东北大门”生态屏障的同时,通过重点项目布局实现动能转换?结合县域资源禀赋与湾区产业外溢机遇,平远亟须走出一条以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三链融合”为核心的特色路径,破解山区县资源禀赋有限、要素集聚难的困局。

 立足生态禀赋,构建差异化产业链。精准锚定赛道,平远可依托“长寿梅州”生态品牌,重点推进稀土新材料产业园、南药精深加工基地、脐橙产业集群三大省级重点项目。如稀土产业园,通过“矿山集约化—加工高端化—应用终端化”全链布局,将资源劣势转化为高附加值产业优势。规避同质竞争,拒绝盲目承接低端产业转移,聚焦细分领域打造“单项冠军”。如平远脐橙项目引入冻干锁鲜等技术,推动鲜果溢价率提升,示范山区农业“接二连三”(接二产、连三产)转型路径。

 创新驱动破局,激活内生动力源。“飞地研发+本地转化”模式,与大湾区高校共建梅州平远协同创新中心,针对南药提取、陶瓷基复合材料等关键技术开展攻关。人才“柔性引用”机制,设立“苏区人才专项基金”,通过项目合作、周末工程师等形式,吸引珠三角工程师参与平远厂区生产线升级,缩短技术落地周期。

 服务链再造,破解要素保障难题。用地保障“存量革命”,对闲置低效工业用地实施“亩均效益”评价,通过收储置换、协议流转等方式,为稀土产业园腾挪土地,破解山区工业用地紧缺瓶颈。资金整合“四两拨千斤”,创新“财政引导+专项债+EOD模式”组合拳。如河道生态治理项目,以环境改善带动沿岸康养地产开发,可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审批“极简革命”,推行重点项目“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建立“首席服务官”包干制,实现从立项到开工平均压缩至60天。

 山区县推进重点项目,绝非简单复制发达地区经验,而需以差异化定位锚定产业赛道、以开放式创新激活存量资源、以制度型供给优化要素配置。湾区所需,平远所能。唯有以重点项目为支点,以机制创新为杠杆,方能在守护粤北生态屏障的使命中,撬动山区高质量发展的新未来。

 (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