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斗全
每到高考季,考生们开始填报志愿,已满头白发的我,总是不由地想起,当年我上大学时的志愿,是被人私自改了的。不过被改后,不但没给我造成伤害,而且让我至今心怀感激。
作为“老三届”,早已绝了上大学之想、在农村和工地待了十几年的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有参加高考之日。我们那次高考,即1978届高考,考分公开。自己没上过高中,考试中许多分只好眼睁睁地失去,没想到竟还得分较高,属划定的最高分数段,应是得到老天的特别眷顾。虽说分数较高,但对于能否被录取,仍心存疑虑。因为当时听说政治面貌、家庭成分等还起一定作用。我不是党员,我家也不是贫下中农成分,更重要的是,像我这样岁数、已结婚生子的考生,估计各大学一般都不怎么愿意录取。所以就没去填报志愿,而请在镇上中学教学的大哥代为一填。大哥主张我报本地区师范学校附设的师专班,说被录取的可能性会大些。而我觉得,上大学却上了个连正规学校也不是的刚开办的师专班,心有不甘;再说如果连师专班的教师也是师范学校的,那不还是中师么?便坚持要大哥为我报省师范学院。大哥就替我填报了师院中文系。
那时哪有网上填报一说,自然仍是纸质表格。有关方面对志愿填报十分重视。大家开头填报的都是草表,请相关人员审查、平衡,建议考生调整后,这才统一抄至正式表格。镇上中学的高玉祥老师,审查时觉得我的志愿报低了,因与大哥是同事,便自作主张替我改为山西大学。他系山大历史系毕业的,知道该校文科数历史系最好,就给我报了历史系。大哥听说被改后,总觉得不放心,但高老师说肯定不会有问题,因为是从高分到低分分段录取,即使大学没录取,师范学院肯定能上的。当时还有一件事,我本想主要靠语文得分的,没想到语文分数却不高,觉得不对头。同镇上中学最好的语文教师张复芳老师仔细核对标准答案后,张老师说至少差了20来分,可能是汇总时弄错了分数,所以提出复查。随后反馈回来的意见是:已经是高分了,无须查。意思是肯定会被录取,这也增加了大哥的信心,就依了高老师。那时村里没有电话,待我知道时,已成定局,也不知是好是坏,只好听天由命了。
谁知本科通知书来过后,没有我的;专科通知书也来过后,还是没有我的。大哥和高老师都着实吓了一跳,不知问题出在哪里,很是着急,又没有办法。直到中专通知书都已寄过了,也就是说,录取工作已结束了,我仍然没有收到通知书。大哥总不死心,那天下午路过邮政所时,试探着问近期还会有通知书来吗,人家说不会有了。其中一人说,好像剩下一封没人要。大哥赶快进去查看,正是我的,我被录取到山西大学历史系。原来省招办那信封上,收件人地址只写到公社,漏写了我们村名。在我们那里,“公社”即指公社机关,可能邮递员投至公社机关后,“查无此人”。我们公社是个大公社,我默默地生活在我们那小村里,从没人知道我的,于是通知书就被一直放在了邮政所里。我至今不明白,邮政所明知那是极重要的高考录取通知书,为什么不肯稍受点麻烦向对门中学的报名登记处查询一下或告知一声呢?
拿到通知书时,已到报到日期,连相关手续也是大哥在镇上代办的,我在家收拾好东西,即去镇上乘车往太原,赶往山西大学报到。山大历史系名师荟萃,其中著名诗人、隋唐史名家、广东兴宁人罗元贞教授,对我一生影响极大。
如今回想起来,非常感谢高玉祥老师。是高老师的热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