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整理 陈良娣 宋凤平
每逢圩日,五华县岐岭镇便热闹非凡。集市上,各类特色商品琳琅满目,本地新鲜的农产品摆满摊位,吸引群众驻足挑选。圩镇两旁的建筑统一换上了具有客家特色的外观装饰,尽显“客家酒镇·古韵岐岭”的独特韵味。
自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来,岐岭镇围绕省、市、县的工作部署,立足于“客家酒镇·古韵岐岭”的定位,凝聚各方力量和资源,全力推进典型镇建设。通过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重点打好环境提升战,全力推进“七个一”项目建设,岐岭镇不仅提升了镇域综合实力,还形成了强大的合力,推动了各项任务的落实落地。
因地制宜强基础 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圩镇
在岐岭镇百万街至205国道东兴饭店以及桥南街之间,一条长达2.5公里的美丽示范主街已初具规模。目前已完成259户建筑风貌提升,43户正在施工中,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站在示范主街上,岐岭镇人大主席魏伟雄介绍:“我们全力以赴完成沿街建筑外立面改造,全面提升圩镇面貌。同时,结合道路‘白改黑’、路灯安装、隔离带建设,‘三线’整治等项目,打造集美观与实用于一体的现代化街道。”目前,已完成约1.8公里“三线”政治工作,拔出废旧电线杆、路灯127根,处理“三线”问题260多个。通过清理废弃线路、拉直捆扎、线路入地等方式,彻底告别了过去线路杂乱无章的局面。
此外,在百万街路口至卫生院路段两侧铺设人行道,并通过花箱绿化、人工草皮装饰、围蔽变压器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整体景观效果,营造出浓厚的客家文化氛围和现代生活气息交融的街区风貌。
除了主街改造,岐岭镇同步推进多条道路的“白改黑”工程,提升通行舒适度;完善路灯系统,增强夜间照明安全;增设交通隔离带,优化交通秩序;开展全域“三线”政治,改善人居环境。
在镇区主干道、背街小巷、村庄入口等区域,也开展了精细化治理,确保基础设施既满足功能需求,又体现美学价值,真正实现“让群众看得见变化,感受得到幸福”。
多方协同共参与
共建共享治理新格局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岐岭镇高度重视凝聚群众力量,充分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凤凰村文化广场至罗经村石莱口河道处,岐岭镇精心打造了一条全长1.5公里的美丽河道,已顺利完成37栋建筑的外立面改造,并对沿途公园、休闲步道、绿化树木等进行全面提升。如今,这里已成为周边群众茶余饭后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凤凰村党总支书记黄忠强表示:“一到周末或晚上,大家都会到这里散步、跳舞、锻炼身体。”他还介绍,凤凰村在文化广场打造了一个绿美生态小公园,目前已完成光伏长廊、篮球场、舞台、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并新增4块入口标识牌,种植了1600多棵树,生态环境显著提升。针对原有入口狭窄的问题,村民主动腾让土地用于拓宽通道,展现出群众对家乡建设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认同。
为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岐岭镇坚决打好生活垃圾治理歼灭战、打赢生活污水处理持久战、打好公厕管理攻坚战、“六乱”整治阻击战。
自2024年8月以来,全镇累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活动60多场次,组织“百日攻坚”专项行动80余次,拆除危旧房、废弃房及乱搭乱建、违章建筑127处,合计拆除面积达18835平方米,极大改善了城乡面貌。
与此同时,岐岭镇成立了村级“百千万工程”助力基金,发放倡议书,广泛发动企业家关注、参与、支持人居环境提升、农房风貌管控、群众休闲场所、道路提升等民生项目。目前已募集助力金180万元。
“我们联合回乡联村工作队、县直单位等力量,实行县镇村干部挂点包户责任制,发挥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房风貌提升。”魏伟雄介绍,“目前,全镇已完成农房风貌提升478户,另有130户正在施工中。”
产业赋能添动能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作为“客家酒镇”,岐岭镇深挖酒文化资源,推动产业发展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2024年2月,广东长乐烧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入选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扎根岐岭镇的长乐烧是中国米香型白酒的代表品牌,享有“南国佳酿”美誉。近年来,企业连续四年获评“华樽杯品牌价值200强”,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广东长乐烧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杜丹丹表示:“企业的成长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我们也积极反哺地方经济,带动就业、推动产业升级。”
对照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特色镇指标清单,结合A级旅游景区建设标准,岐岭镇选定长乐烧酒业申报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计划新建停车场、游客中心、景观小品等设施,提升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
未来,岐岭镇将加快推动长乐烧酒文化博物馆的运营,探索非遗文化价值转化路径,打造集参观、体验、研学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真正让传统技艺“活起来”,让文化品牌“火起来”。
岐岭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推动南薯粉丝、沃柑、百合花、丝苗米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目前,全镇已培育11名“产业村长”,发挥领头雁作用,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同时,该镇正加快推进罗经菌菇基地、华源废矿油循环利用、黄塔鸭蛋养殖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形成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
五华县岐岭镇强镇富村实业有限公司自2023年6月成立以来,已累计销售本地农产品超过100万元,并成功引进两个产业项目,预计可解决当地200多人就业,有效增加村集体收入。该公司总经理刘细辉表示:“公司设在美丽圩镇客厅,既是展示窗口也是销售平台,市民可以进来了解历史文化、购买产品,也可以休息放松,实现‘一地双用’。”
党建引领促发展
机制保障提质效
岐岭镇构建起由镇党委书记担任总指挥的“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建立健全周例会、项目调度会、专题研判会等制度,对标省市考核指标,细化作战图、时间表、责任人,做到“一项任务、一个专班、一套方案”,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坚持“党委主导、专班主建、条块联动、全域推进”的工作机制,岐岭镇推行县镇村干部挂点包户责任制,强化过程管理和结果导向,推动干部在一线锤炼作风、提升能力、展现作为。
展望未来
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岐岭镇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多元化、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走出了一条以环境提升为基础、产业振兴为核心、群众参与为保障的发展之路,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未来,岐岭镇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客家酒镇·古韵岐岭”的总体定位,持续推动实施“百千万工程”,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做强特色产业、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治理效能,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典范小镇,为五华县乃至粤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岐岭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