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感恩之心,每天都是母亲节 2025年05月12日  

■ 阮 灵

 据《梅州日报》报道,5月9日晚,“母爱,让世界更美好”2025年母亲节千人素食盛宴在梅城客天下欢乐广场举行;5月10日,梅江区三角镇美景社区联合广东广电网络梅州分公司、梅江区工商业联合会、合众人寿梅州中支,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臻爱献礼,拥‘包’幸福”蝶古巴特包DIY母亲节主题活动,12组亲子家庭用创意和温情献上母亲节祝福。

 我市近期举办的母亲节系列活动,体现了社会各界对传统孝道文化传承的重视。比如客天下千人素宴既契合现代养生理念,又赋予节日环保教育功能,活动的集体仪式感,使参与者获得超越个体家庭的情感共鸣。美景社区的DIY手作不仅完成手工作品,更构建了代际情感交流的立体空间,有效弥补了数字时代亲子陪伴碎片化的缺陷。这些通过文化创意与人文关怀的有机融合,既能守护传统孝道精髓,又能适应现代生活节奏,最终实现代际关系的传承,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传统文化中的母亲形象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孟母三迁、陶母退鱼、欧母画荻、岳母刺字,四大贤母的故事传颂至今,不仅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更将孝文化渗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之中。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身为子女,我们更要用心感悟母亲的爱,感恩母亲、孝敬母亲,承担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责任。

 常怀感恩之心,每天都是母亲节。“母亲节”是一个歌颂母爱的日子,也是一个感恩母爱的日子。感恩母亲,不能仅仅停留在母亲节“这一天”,而应常怀在心,保持在日常。做到这些,需要的也不仅仅是个体的温情,更要赋予实际行动社会内涵和关照,这些内涵和关照除了要我们坚守和弘扬孝老爱亲的中华优秀传统,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良好的“尽孝”氛围外,还需建立起制度的“温情”,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用健全合理的制度去保障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百善孝为先。母亲节,更应该是家风与孝道的传承和发扬。我们一方面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对身边的亲人要理解和帮助,尽自己所能为亲人做些事情,成为他们生活和精神上的依靠,让他们过得开心幸福。另一方面要勇担社会责任,从日常小事做起,做一个“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诚实守信”的典范。儿女成才母心安,这样母亲的节日就会更有意义。

 爱她就大胆喊出来。敬重母亲,弘扬母爱的母亲节,当下已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节日,大大方方地表达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不仅是为子女做一个榜样,也是让我们更多地传承和发扬孝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