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村动态 2025年02月28日  

河东镇

耐心细致调解村民土地纠纷 

本报讯 日前,河东镇综治中心接到该镇东溪村村民反映的一宗土地纠纷,该镇综治中心迅速响应,加强走访调查,及时调处化解群众纠纷。

东溪村村民蓝某华与蓝某城因土地纠纷引发矛盾已有十多年,蓝某华多次向村委反映问题,矛盾双方在东溪村两委干部组织下也进行了调解,但调解一直没有成功,于是蓝某华来到河东镇综治中心求助。

河东镇综治中心在接到群众来访后,第一时间向主管领导汇报,研判分析案情,迅速分流给挂村领导,组织工作专班对该案件进行调查处理。挂村领导在接到该信访案件后,于次日到村进行调查了解,梳理案件起因和过程,逐渐摸清事件原委和双方诉求,牢牢抓住双方矛盾争议点,为矛盾纠纷的成功化解奠定了扎实基础。

在挂村领导、驻村工作组联合镇综治、司法等部门组织矛盾双方当事人到东溪村委会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工作人员采用“背对背调解法”做通当事人思想工作,充分考虑各自的处境和困难,将心比心。在双方态度有所软化后,组织矛盾双方当事人进行“面对面”调解,经过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摆事实、讲道理,深入分析利弊,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正人,双方充分协商,逐步达成共识,在工作人员的共同见证下签订调解协议书,并现场绘制土地使用分割图,至此该纠纷得到解决。

(五华新闻)

 

龙村镇

举办返乡学生人才交流活动

本报讯 近日,龙村镇举办“团聚英才,向新发展”返乡大学生人才交流活动,凝聚青年才智,助力乡村振兴。

活动中介绍了龙村镇近年来各方面取得的工作成就,同时向在座的大学生抛出橄榄枝,希望同学们能关注家乡的发展,毕业后返乡就业创业,为家乡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其间,工作人员发放了梅州市“青梅计划”“鸿雁计划”等人才引进相关政策的宣传册,并解读了政策细则,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优惠政策的信息,激发大学生们的返乡创业热情。参与活动的同学表示,虽然身在外地求学,但始终心系家乡,定会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为龙村镇的发展建言献策。

随后,大学生们来到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湖中村,通过参观党群服务中心及周边特色设施,让大家更加了解家乡。在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切身感受到家乡自实施省“百千万工程”以来发生的崭新变化,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完成学业后为家乡作贡献。(五华新闻)

 

华城镇

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本报讯 2月25日,华城镇召开自然资源重点工作部署会议。会议聚焦十类重点违法占耕行为,明确以“零容忍”态度推进耕地保护,为保障粮食安全筑牢根基。

会议强调,要四措并举构建全链条耕地保护体系。一是压实责任,加强部门联动。各部门、各村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打击新增违法占用耕地建设行为专项行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挂村团队、部门负责人和村“两委”干部要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切实把工作做实做细。凡因履职不力导致新增违建的,将严肃追责问责。二是拉网排查,确保底数清晰。以村为单位,按照网格化职责分工,镇驻村团队、规划建设办、执法大队、村“两委”干部等全面协作配合,对本辖区内今年以来新增违法占用耕地建设行为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逐一逐块核实清楚新增占用耕地情况,填写好《华城镇新增违法占用耕地建设行为排查表》。同时,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上级卫星遥感影像等技术成果,对下发图斑的区域进行重点排查核实,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三是重拳出击,开展集中整治。要采取“零容忍”态度,按照“即查即拆、应拆尽拆”的原则进行排查整治,对排查发现新增违法占用耕地建设行为,采取“一违法一卷宗一责任人一处理措施一办结时限”的方式,全面明确拆除责任、措施、时限等;要全面加强用地预审,建立用地预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让群众、企业、部门和村清楚地类性质和办理流程。四是宣传引导,凝聚护耕共识。各部门、各村要灵活运用召开会议、挂横幅标语、发放宣传资料、自媒体、微信等广泛宣传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和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及时曝光典型违法案例,提高广大群众的耕地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积极支持和参与专项行动,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耕地的良好氛围。

会议强调,华城镇将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密的监管、最有力的举措,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供坚实保障。(五华新闻)

 

梅林镇

政企共商农产品产业升级

本报讯 日前,五华县梅林镇召开农产品产业升级专题座谈会。会议围绕产品研发、渠道拓展、品牌建设、效益提升四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共绘产业振兴发展蓝图。

座谈会指出,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搭建政企对话平台,凝聚各方智慧,破解当前农产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产品同质化、销售渠道单一、品牌效应不足等突出问题;强调要以“四个聚焦”推动转型升级:聚焦产品创新增强竞争力,聚焦渠道建设扩大覆盖面,聚焦品牌培育提升附加值,聚焦机制完善实现可持续。

在产品创新研讨环节,企业代表们聚焦精深加工方向建言献策。针对传统特色产品开发,提出可延伸菜脯产品线,研发老菜脯、即食菜脯等系列产品;针对茶油产业,建议开发便携装、礼盒装等细分品类,探索茶油衍生制品开发可行性;针对桑芽菜、野兰花等时令产品,提出开发预制菜、冻干制品等解决方案。

在渠道拓展专题讨论中,与会代表达成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共识。线上方面,计划组建电商联盟,整合企业资源入驻主流电商平台,探索“政府直播带货+企业矩阵号运营”新模式;线下方面,拟建立产销对接长效机制,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广博会、农交会等专业展会,对接商超、社区团购等渠道资源。

品牌建设成为会议核心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当前亟须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品牌”双轮驱动体系,建议尽快注册“红色梅林”集体商标,制定涵盖产品标准、包装设计、质量追溯的规范体系。针对尖山菩米、梅林菜脯等特色产品,提出申报地理标志认证、创建“一村一品”示范项目等具体措施。

在提升产业效益研讨中,政企双方就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达成共识。强镇富村公司将发挥统筹作用,通过集中采购降低包装物流成本,建立质量检测共享平台;企业探索建立种植基地联农带农机制,发展订单农业;会议明确将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动态跟踪合作项目进展。

与会各方表示将以品牌建设为引领,以渠道拓展为抓手,通过资源整合与机制创新,共同打造梅林农产品核心竞争力。(五华新闻)

 

水寨镇

共同植树添绿 建设绿美家园

本报讯 日前,水寨镇组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回乡联村工作队、乡村绿化联系单位、镇村党员干部群众等,在罗湖村安置区入口路段举办“共建绿美家园 助力百千万工程”乡村绿化植树活动,正式拉开2025年乡村绿化系列植树活动的序幕。

活动现场,大家分工明确,有的挥锹铲土,有的扶苗填坑,有的提水浇灌,共植下香樟、海南红豆、红花檵木共500余棵,为罗湖村增添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意,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更增强了党员干部群众爱绿、植绿、护绿的意识。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积极投身到2025年典型村培育建设中来,为建设美丽宜居罗湖贡献力量。

此外,水寨镇抓住植树黄金期,在罗湖村北延线路段、工业五路沿线、进城大道路段补种宫粉紫荆、人面子、秋枫、杜鹃、红花檵木共1500余棵,在工业园区各个路口补种时花600平方米。该镇采取“乔木+灌木+时花”种植模式,对主要路段、关键节点进行绿化提升,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升级优化工业园区的道路景观,为打造工业园区绿化示范带奠定良好基础。

据悉,水寨镇今后将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压紧压实各村(社区)责任,陆续启动补绿增绿、见缝插绿、“美丽庭院”打造等工作,扎实推进乡村绿化工作在水寨镇落地见效,为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更多“绿色动能”。(五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