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来袭 当心“中招” 2025年02月20日  

最近,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报告病例开始呈现上升趋势,目前已进入季节性流行期。随着各级各类学校陆续开学,人群聚集性活动增多,诺如病毒感染等传染病传播风险不断上升。

 诺如病毒是一组杯状病毒科的病毒,主要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一般发病高峰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今年提前在我国“报到”。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是人类杯状病毒科中诺如病毒属的原型代表株。它是一组形态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感染,免疫力较弱的老人、幼童是重点感染对象。

 诺如病毒传染性很强,常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及餐馆等处引起集体暴发。诺如病毒可引起急性肠胃炎,平均潜伏期为12至48小时,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至3天即可康复。如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常见于幼小儿童、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脱水主要表现为少尿、口干、咽干、站立时感头晕目眩,在儿童中可表现为啼哭无泪或少泪、异常瞌睡或烦躁。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传播: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或饮料;接触诺如病毒感染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共餐或使用同一餐具等。

 需要注意的是,感染症状消失的3天内,人体携带的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因此,病愈后的3天内,要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以免病毒再次传播。一些人感染诺如病毒后,他们会说自己是“食物中毒”或“胃肠型感冒”。事实上,任何食物未经过煮熟或处理都有可能被诺如病毒污染。

 那么,如何预防诺如病毒?

 一是集体性预防

 餐厅应该重点关注厨房卫生,大多数的暴发是因为在饭店加工制作过程中食物被污染引起的。为预防诺如病毒暴发,厨房员工应经常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避免裸手直接接触食品。如发现厨房工作人员感染应立刻令其脱离岗位,并且需连续2次检测阴性方可复工。

 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集体单位,遇到疑似暴发,应及时报告,尽快找到和隔离传染源,有效落实消毒措施,切断传播途径。

 二是个人预防

 1、注意手部卫生

 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2、注意饮食卫生

 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在60℃高温或经快速蒸煮仍可存活。

 3、正确处理污染物

 家中一旦出现腹泻、呕吐症状的疑似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应尽快采取消毒措施。消毒重点是被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用纱布、抹布等一次性吸水材料蘸取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完全覆盖污染物,小心清除干净。

 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或在至少含有效氯5000mg/L的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后处理。厕所马桶可倒入足量的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清洁中使用的拖把、抹布等工具,盛放污染物的容器都必须用含有效氯50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彻底冲洗,才可再次使用。

 消毒处理时,尤其要注意戴口罩和手套,做好个人防护。

 4、采取隔离措施

 病人需居家或在医院隔离治疗。病人需要单独的饮食、生活用品(包括马桶,痰盂)。最后一点应注意,病人康复后3天内仍具有传染性。(邬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