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师痛批当局“去中国化”教育 呼吁回归中华文化 2024年09月30日  

据新华社台北9月29日电

 “台湾在‘去中国化’教育下乱得一塌糊涂。”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教师区桂芝日前在一场论坛上表示,“天然独”是彻头彻尾的骗局,要尽快唤起台湾民众尤其年轻人的中华魂。

 9月28日晚,在主题为“纪念至圣先师 复兴中华文化”的论坛上,区桂芝同嘉义大学应用历史学系教授吴昆财痛批岛内“去中国化”课纲,呼吁尽快回归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正确教育路线,给台湾下一代以未来。

 民进党当局多年持续推行“去中国化”教育政策,2019年启用的课纲饱受岛内各界诟病。吴昆财指出,该课纲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去中国化”课纲的“总集”,配合历史虚无主义谬论,彻底违背历史教育原则,抹杀客观事实,呈现“去整体性”“去主体性”“去人物化”“去脉络化”等问题。

 区桂芝从执教30余年经历分享说,1993年我步入教育事业,没过几年台湾便开始“教改”。彼时,我还没想到那是一场噩梦的开始。

 以区桂芝讲授的高中语文为例,课纲逐步抽掉体现中华民族典范和情怀的经典选文,必读古文篇目从60篇一减再减,如今只剩寥寥15篇,课时也减为每周4节。

 区桂芝经历的“噩梦”不仅在教学层面,课纲带来的社会危害更让她痛心。她说,不读《岳阳楼记》,怎能明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不看“四书”,怎能更好获得生命品德的教养?“去中国化”教育导致台湾社会“去品德化”,令一些人失去底线。

 “这样的课纲更是在人为瓦解学生心中‘我是中国人’的认同,切断与大陆同胞的情感联结,何等无耻。”区桂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