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基地”里快乐“遛娃” 2024年03月29日  

今年龙年春节里的一天,在初中同学聚会上,遇到了同是教师的何同学。他多年在山区某小学任教,后来在去年九月份的时候,调入兴城一所知名小学任教。在2016年,他的妻子生下二胎,是对双胞胎儿子。在何同学调入城里小学时,他也把已上一年级的双胞胎儿子带到身边读书。事业和家庭兼顾,大家都笑称何同学是“人生赢家”。

 说起如何让年幼的双胞胎儿子过个有意义的寒假,何爸很有兴趣地告诉我们,他会隔三岔五地把孩子们带到学校里的“劳动基地”里,边玩边劳动。在遛娃的同时,让他们锻炼了身体,还学到了不少劳动知识,可谓“一举三得”。

 何爸从小是在农村里长大的,对农耕知识、农作物生长和收获等都懂得不少。学校专门开辟了一大片空地作为“劳动基地”,把它分成许多小块地,分给每个班级,给学生们上劳动课、种心仪的蔬菜。在上学日,学生们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学会播种、插菜秧、培土、浇水、淋肥。到了收获的时候,孩子们每人可以分到一小把菜叶或是两三颗豆子、一两个西红柿等。家长们也开心,这些大部分都是城里长大的孩子们,告别了不识五谷、不分韭菜和麦草的无知时光,学会了珍惜粮食,懂得了靠自己劳动、奋斗才能有所收获的人生道理。“劳动基地”成了学校的“人气”场所,劳动课深受师生们的欢迎!

 “劳动基地”在上学日有学生参与劳动,而到了节假日,就成了学校部分老师疏散压力、锻炼身体的好地方,有时甚至成了“遛娃”的好场所。何爸跟一些住得不远的老师一样,带上孩子,想方设法弄来尿水或其他肥料,指导自家孩子拔草、松土、捉虫、摘菜、浇水、淋肥。有时,遇到过来劳作、摘菜的同事,又可以相互交流一下种菜经、育儿经。大人们有说有笑,孩子们更是乐不思蜀,大家都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和收获的成就感。

 (曾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