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不辍育桃李 潜心教学绽芳华 ——记丰顺县实验小学教师陈碧凤 2024年03月29日  

陈碧凤在梅州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上试讲。(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廖玉芳

 三尺讲台,她用使命摹画底色;从教十一载,她以勤勉书写春秋。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丰顺县实验小学教师陈碧凤在教育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不凡。

 钻研教学 精益求精

 2012年,陈碧凤成为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的一员。当时的张武珍校长非常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在不断地外出学习、培训中,陈碧凤的思想和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我惊讶于珠三角地区先进的教育理念,钦佩数学专家的教学智慧,更坚定了我教育的理想。” 陈碧凤认识到,做一名好老师一定要不断地学习、变革与创新,直到现在,她仍积极投身于广东省5G+智慧教育评价研究、广东省校本研修体系建设等实践中,带领学科教师走在教育科研的前沿。

 2019年,陈碧凤积极响应“下乡支教”政策,带着1岁多的儿子奔赴偏远的山区。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为了让全县的孩子能够实现线上学习,她白天钻研课标教材,查找课件制作方法,自学喀秋莎等录屏软件的使用方法。夜晚把孩子哄睡后,就一遍一遍地录制与修改课件,加起班来不知不觉就到凌晨5点。可是当听到孩子们说,原来数学这么有趣、我太喜欢数学了的时候,她惊喜地发现,这正是她对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追寻的动力。

 “应一声‘老师好’容易,做一位好老师却很难,小时候常听为人师表的爸爸这样说。而我从初登讲台听到一声声‘老师好’的兴奋与自豪,到教育教学中感受到的责任与压力,我深深体会到为师的不易。” 陈碧凤道。

 以赛促教 提升自我

 在如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速的时代,陈碧凤深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潜心研究教学,时刻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丰富自身。所以工作以来,她不断学习,毫不松懈。从教11年间,陈碧凤积极参加各种镇、县、市、省级现场教学比赛共10次。“同事笑我,不是在比赛就是在比赛的路上。” 说起参加的各种比赛,陈碧凤笑着和记者说道。

 2020年11月,在梅州市教学现场赛的前一周,陈碧凤上班路上意外摔伤,她的嘴巴、鼻子、手脚都流血了,眼角也肿了。在同事的帮助下,她去医院消毒与包扎。当天下午,陈碧凤戴着墨镜一瘸一拐地就去班里试教,还风趣地跟孩子们说:“为了加深印象,我今天是特意戴着墨镜来的。”在孩子们的笑声中,陈碧凤忍痛开讲。直到比赛那天,陈碧凤手、脚的伤口都还没有愈合,换衣服、挤牙膏、扎头发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都得同事帮助。虽然最后只获得了二等奖,但陈碧凤仍为坚持完成赛事感到高兴,唯一遗憾的是自己未能代表丰顺取得更好的成绩。

 于是,陈碧凤写下这么一句话:汤坑一小小数人,一定会闯出一条我们的路。为了实现这个教育梦想,陈碧凤致力于推进课堂改革,以创新活动为平台,不断赋予教育新意与活力。因为潜心钻研,创新攻关,陈碧凤的努力也结出了累累硕果。在去年梅州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陈碧凤获得第一名;11月,陈碧凤又代表梅州市参加第四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荣获小学数学学科决赛一等奖。

 步履不停,只因心之所向;不忘初心,唯有求索前行。11年,教室里从投影变成了希沃白板、从一支粉笔一本书发展到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陈碧凤也从初出茅庐的新人成了教学的骨干,丰顺教育正逐步走向高质量发展。

 “这都得益于县委、县政府为我们营造的良好教育环境,为我们提供的强大教育支持;也得益于一代代丰顺教育人勇担使命,躬身耕耘。如今更有了丰顺教育‘十四五’规划的有力指引,我们这一群教育新人更应该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拓宽知识领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实现教育理想的同时,助推丰顺教育高质量发展。” 谈起心爱的教育事业,陈碧凤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