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走势似乎较为纠结。沪指在“高位”形成了窄幅盘整的状态,一方面是因为沪指进入了3000-3050点的重要阻力区。另一方面,自2月6日以来,主要指数均经历了一波大幅上涨,算力、CPO等AI相关板块涨幅更是在45%以上,在技术上也需要消化获利的浮筹。
近期市场的两条主线很清晰,一条是中特估高股息,另一条是以AI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当前10只中证A50ETF均已经完成发行,总募资400多亿,首批中证A50ETF也将在本周密集上市,这将对大盘权重股继续形成增量资金的支撑。作为另一条以AI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的主线,类别非常多。近几日部分AI高标股出现剧烈调整,但并没有影响AI板块的趋势股行情,工业富联、沪电股份、通富微电、光迅科技等中大盘股均创出近期新高。
展望3月的行情,前期流动性冲击和流动性回补所造成的大波动基本告一段落,市场逐渐回归到相对平稳的状态。随着小微盘风格触底反弹后,目前不同风格回到相似的起跑线。综合监管导向、企业盈利边际改善、各行业供应格局、增量资金的边际变化等因素,我们认为市场正逐渐形成新的风格导向,投资者将更加重视现金流占比较高、竞争格局优化、企业盈利边际改善并有维持预期的行业龙头,大盘成长、沪深300、中证A50可能会相对更加占优。
新质生产力相关的新兴产业将是工作重点。两会报告提出,要“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去年三季度以来政策层对于新质生产力频频发声,此次更是将其作为报告的第一项任务,预计2024年将是科技制造产业政策的大年。
我们认为,新质生产力内涵丰富,是创新且高质量的先进生产力,涵盖了绝大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将催化新兴产业主题。我们预计有三个方向,一是针对先进制造,未来政策将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并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二是针对新兴产业,政策未来将巩固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优势,并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布局,例如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生物制造、商业航天、生命科学等;三是针对数字经济,未来政策将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对于实体经济的赋能,其中报告提到“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预计算力底座和数据底座或将是今年投资重点。
具体品种选择上,首先,在资产荒的背景下,央企红利低波和高股息板块仍是大体量增量资金的首选底仓配置方向。其次,成长板块可关注新质生产力相关主题,重点包括数据、算力、大模型应用、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新材料、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生物技术等。
投资有风险,仅供参考。
(国投证券梅州分公司投资顾问:温威,执业证书编号:S14506140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