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德斌
受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成长过程,古人对此非常重视,古代学堂的开学仪式也有着一套流程,包括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等环节,可谓仪式感满满。现在各地学校举办的开学仪式,则花样更多,既有复古型,也有时代潮流型,还有很多创新型、创意型,融入了各种文化元素、历史习俗,将开学仪式变得趣味横生。
对孩子来讲,由幼儿园步入小学,以及小升初、初升高等,乃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成长节点,每个阶段都不一样,有着很大的差异性,生活与学习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孩子在步入新的节点时,往往会因环境、同学、老师、课程的巨大变化,同时产生新鲜感与陌生感,以及忐忑不安的心理。通过举办别致的开学仪式,可以展示学校的特点,让孩子尽快适应新阶段,融入到新环境中,投入到学习里。
早期,一些地方举办的开学仪式,颇具新鲜感,吸引了很多眼球,赞誉有加,小朋友和家长也都支持。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学校举办开学仪式,不可避免地“卷”起来,创新创意元素减弱,装饰用品、道具、零食、礼物等成为主角,变成了一场“烧钱”游戏大战,引起家长的吐槽。可见,大家并非反对开学仪式,而是不想看到变味的仪式活动,花钱还累人,异化为形式化的产物,失去了仪式感的意义。
因此,开学仪式可以继续举办下去,但要注意规范化,多拼创意、创新点子,拼文化内涵,不拼“烧钱”,不搞形式主义。同时,各地学校也要加强管理,开学仪式应讲究节俭,且主要针对新生,以免造成无谓的浪费、重复、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