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发布“六一”儿童节消费提示 家长购买玩具 保持理性消费 2023年05月30日  

本报讯 “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购买玩具送小朋友的消费者已迫不及待。玩具品类五花八门,梅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在此温馨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玩具时按需购买,保持理性。

 仔细查看玩具包装。到正规商超进行选购,看清安全警示标志和包装上标注的适用年龄,为儿童选择相应年龄段的、有质量认证的玩具产品,切勿购买无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名称、厂址的“三无”玩具。

 买前问清售后服务。请消费者在购买玩具时注意问清售后维修问题,可事先咨询、保留厂家售后电话,购买产品后务必向商家索要发票等购物凭证。

 理性购买盲盒玩具。近年来,玩具行业中“盲盒”营销“野蛮生长”,不仅存在高额溢价、盗版、来源不明、掺杂“三无”产品等问题,甚至一些盲盒玩具还存在“少儿不宜”的内容。同时,盲盒的“赌性”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家长应积极引导孩子们认清盲盒具有不确定性的本质,结合自身经济能力、消费需求和兴趣爱好等理性消费,不应沉迷于跟风攀比。

 谨慎办理游艺类预付卡。在预付式消费方面极易出现消费纠纷,节日期间,大多数儿童类游艺商家都会通过各种优惠及折扣吸引家长办卡。家长应做到按需购买、理性消费。在办卡前,家长应多加留意办卡说明及使用说明,如是否需要预约、使用时间、退款事宜等内容。办卡后,要及时消费,以避免或减少因商家经营不善停止营业带来的损失。

 玩具虽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玩伴,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的陪伴和监护也必不可少。妥善处理玩具塑料包装或薄膜,尽量放置于儿童触碰不到的地方。帮助孩子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电子产品,爱护好眼睛,切勿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孩子每天要有合理的营养膳食和充足的睡眠,引导孩子以正确的姿势、距离阅读和书写。

 市消保中心也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发票、收据、支付记录等消费凭证。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先与商家沟通和协商,依法提出合理诉求。如果协商不成可以拨打12345政府热线或者登录全国12315平台投诉举报。同时也呼吁广大商家守法诚信经营,自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谢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