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法,排在我国“十大文化精粹”之首。学习书法不仅是一种高雅的传统文化享受和艺术修养,还能加深了解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培植爱国情愫,提升文化自信。
为传承国粹,我国中小学以至大学都设置了书法(写字)课程和专业。近几年来,在学校支持下,笔者与同事们结合书法教学实践,营造氛围,搭建平台,调动积极性,一步步引领师生步入学习、崇尚书法艺术殿堂。
建机制多策并举
通过公众号宣传,板报助推,定期开展比赛、评选习作,颁发奖品,教学奖励,校家结合等活动,涌现出一批批书法教学骨干和积极分子,有效地提升了书法教学内生源动力 。
吸养分立体多维
党的十九大提倡颂扬英雄人物主旋律。我们结合教学既使师生知晓历史人物,又讲述为人习字故事,还临摹其名帖——魏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代楮逐良,柳公权、颜真卿等等;另外,学校结合“书香校园”活动,在书法室设置“图书阁”摆放书法历史书籍和书家名帖,让学生吸取中华文化精髓养分,收到了较好的爱国、做人、做事、读书、习字“立体多维效果”。
搭平台教学相长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主导者。教学相长亦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的目标。我们加强了“书法校园”建设,成立学校师生书法协会,会员共 150 多人;设置美术室、书画室、书法室,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安排师生在校习字,订阅《书法报》《书法》报刊;推荐教师参加各级书法协会,目前有 2 位老师加入了区书法协会;安排老师参加广州美院“新强师”书法骨干培训、梅州市强师工程书法课程学习、梅江区书法教学培训;设置师生书法展示专用版台等等。
多媒体有效途径
多媒体和网络是提升书法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我们参与了梅州市信息工程2.0项目、梅江区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微课教学互动平台,实现教学共享,批阅评价,呈现作品,交流心得,大大调动了师生习字积极性和自觉性。
巧借力提升水平
不定期组织社会知名教育家、梅江区书法协会书法家来校培训教师,举行师生书法讲座;设置“书法课题组”,成员互评比习作,开展笔会交流和书法比赛,进而让学生成为“围观吃瓜群众”等等;同时鼓励师生参与省、市、区各级书法比赛。去年以来,学校师生参加梅江区“红心向党”硬笔书法大赛 10人次获奖,其中一等奖一人(同时荣获广东省“翰墨薪传”教师书法比赛三等奖);一人获三等奖,两人获优秀奖;一学生获三等奖,一批学生获优秀奖,得到各级教育部门、社会各界和家长的褒扬。
(梅江区伯聪学校 江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