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
小时候,书是妈妈手中的一根魔法杖,我们可以听到来自大自然甚至外太空的故事;长大一些,书是一扇扇神奇的任意门,只要轻轻翻动,我们就能够随意地穿越时空,尽情领略历史长河的浩瀚;书是我们如影随形的好伙伴,伴我们成长。
徜徉在墨香书海
●李轩(丰顺县小胜中学八年级2班)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年岁,爷爷赠我一本布满岁月痕迹的书。犹记那时,我满怀期待地翻开稍稍泛黄的书页,淡墨残留的香气扑鼻而来,淡开的墨迹印在那略显粗糙的纸上,我仿若看到了夏商周等王朝的更迭;领略了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的丰功伟绩;睹见了达官贵人在享受着花天酒地般的生活,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画面接连上演;更望见了那一群群战士为保家卫国,献出自己鲜活的生命……
手起卷落,古老书籍,打开我对未知过去的认识,带我领略朝代兴衰更迭的喜悲百态。世代轮替,有道不尽的沧桑风雨,亦有数不尽的英雄才辈,即使满目疮痍,仍不遗余力,使祖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因你,我开始探寻汪洋书海,对泛着淡墨香的书籍爱不释手。
书中百态,世间百味,徜徉在墨香书海,我收获良多。海伦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且无法讲话的女子,声声低诉着即使困境末途,也不退缩、不胆怯,冲破枷锁,绽放出极致的生命之花,是那么的可敬且可畏。又如张嘉佳的《云边有个小卖部》,卑微的内心、无可奈何的生活和路上从未断绝的一缕光,细细追诉着世间生死聚散终有时,愿坦然,愿珍惜,愿无悔……
细品书籍,激励我挥洒汗水书写青春,为国尽一份绵薄之力;教会我拥抱珍惜那快“遗落”的种种;启发我体会感悟这世间的真情,成为有温度懂情绪会思考的人。多幸能相伴几余载,愿往后长相伴,书开墨香永不散。
(指导老师:廖清柔 杨向新)
我是书“痴”
●许若琪(丰顺县留隍溪北小学五年级)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书籍就像一级级台阶,指引我们通向知识的顶峰。
我很喜欢看书,一有空就往书堆里钻 ,我看过的书非常多,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十万个为什么》《窗边的小豆豆》《水浒传》……小小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它们都是我的好朋友。我最喜欢看的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顽强的毅力让我肃然起敬。我生在一个和平的时代,还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我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抓紧每一分钟去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奉献一份力量。
有一次,妈妈叫我去买一袋盐,可正在看书的我嘴上说着:“马上就去”,可屁股一丁点儿也不肯挪动。妈妈生气了,气呼呼地说:“再不去,小心你的屁股!”我这才站起来依依不舍地放下了书,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家。可是,到了超市却忘了要买什么。最后想起“一袋”这个词,便买了一袋味精。回到家后,妈妈哭笑不得地说:“买错了,是盐,别再买错了。”没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又跑去超市买了一袋盐。妈妈说:“真拿你没办法,见书比见爸妈还要亲。”而我则回到书桌前,津津有味地看起了刚才那本书,好像刚才的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
我非常喜欢看书,书中自有黄金屋,我愿意和书做一辈子的好朋友。这就是我和书的故事。
(指导老师:吴家丽)
开卷有益
●徐桐蕙(丰顺中学803班)
古人云:“开卷有益”。我就喜爱看书,书籍是我的伙伴,它的清香和它内心的充盈让我永远无法忘记。
书籍总是给我很多乐趣和思考。《窗边的小豆豆》就是我儿时很喜欢的一本书,即使上厕所,也捧着阅读,真的是爱不释手。我细细品味书里的情节,想象小豆豆天真的笑脸。书页的角儿被我翻得皱巴巴的,而我最喜欢的几个章节,更是被我反复翻看得像咸菜叶似的皱巴巴的。这本书在我现在看来没有很深的思想内涵,但它就代表我从前爱看的那些书,它们给了我最纯真、最美好的童年,也让我留下了爱看书的习惯,在心中埋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
书中的世界让我领略人生百味,与古老深邃的灵魂共鸣。记得《城南旧事》里有一句话,“爸爸的花儿落下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当我读到这时,眼泪不由自主地冲出眼眶,如晶莹的串珠般滑落脸颊,“吧嗒吧嗒”地落在淡黄的书页上,我的心里酸酸的……
书籍是我的伙伴,在书的陪伴下,我穿梭古今。书中的历史给予我明智,带给我对现实的思考;因为有书籍这个伙伴,我看到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看到了历史的沧海桑田。它充实了我的内心,与它相处,我感受到了舒适惬意。它的思辨见解丰富了我对世界的认知,为我装上坚强的双翼,飞向远方。
书籍告诉我:即使你不能踏遍世界各地,但只要与书相伴,就能踏遍河山故里,寻到自己的梦想之光。
(指导老师:冯小凤)
属于我自己的一片天地
●邹佑宁(丰顺县汤坑镇大山背小学502班)
常言道:“人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书。”书是什么?书是一扇门,门后是能让你心旷神怡的世界;书是一点火花,能燃烧埋在心中的理想及斗志;书是夏日的清风,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清凉及愉悦……于我而言,书则是一味良药,抚慰我的心灵。
打小时候起,我就好像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当其他小朋友聚在一起玩过家家,看动画片的时候,我只能一个人孤独地站在角落里。于是我便沉迷于书中的天地,那里就是属于我自己的世界。每当我看书的时候,空气中也散发着令人陶醉的知识气息。春光明媚时,我常躺在柔软的青草地上,手捧一本书,伴着风儿轻轻舞动的声音、花儿的窃窃私语,进入知识的海洋。灿烂的阳光时常照射在那一行行整洁的文字上,就像是给书本添上了点睛之笔。在这里,我孤独的心灵得到抚慰,每一分、每一秒对我而言是那么的美妙,总让我乐此不疲。走进那片茂盛的小树林中,就能看到我与心形影不离的身影。
时间就犹如白驹过隙,从指缝中溜走。上小学了,我仍不减对书的热爱。我依旧是那样得迷恋书本,仿佛书就像是一大堆金银珠宝。是的,我知道了只有知识才可以改变命运,相较于“柔软草地”,我更常停留在图书馆。图书馆丰富的书籍似乎给我注射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我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通过阅读,我会把文段中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相比于荣华富贵,我更倾向于知识的海洋。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对于这句话,我也颇有感受,知识的海洋里我孤独的心灵不再孤独了,而阅读也让我的成绩名列前茅。
书香浓浓情义深,书,则是人生最美的相遇。书是藏在生活里的珍宝,书传递了知识与理想。书更是包含了千千万万人的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更是一味良药,治愈我孤独的心灵。书啊!我该如何赞美你呢?(指导老师:徐远红)
端午佳节粽子香
●冯湘铃(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 603班)
“五月五日天气晴,古罗士蔗思屈平。”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传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
屈原,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爱国诗人、政治家。他知识渊博,深受老百姓爱戴。可当时的楚王听从奸臣的一面之词,导致国家衰败,使屈原的一番爱国情怀无法抒发,无奈之下,屈原只好投江自尽。屈原死后,老百姓怕水中的鱼“吃”了屈原,纷纷用芦苇叶包好的粽子投向水里。于是,中国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为了迎接今年的端午节,我们家也包起了粽子。这天,妈妈很早就起床,到市场买配料,到了中午,所有工作准备就绪,开始包粽子了!妈妈拿起两片粽叶,绕成一个圆锥形,把馅料放进去,然后用一根绳子将粽子包起来。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包,却怎么也包不好,还把馅料撒了一桌。妈妈耐心地教了我。终于,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做出了一个“四不像”,妈妈无奈扶额:“算了,将就着吃吧!”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一个小时后,屋子里芳香四溢,妈妈将香喷喷的粽子端上桌,我津津有味地吃着,说:“咱们现在每天都能够吃粽子,那不是天天都过端午节吗?”妈妈笑着回答,你说得有道理,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我们随时可以吃粽子,这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一起奋斗、耕耘出来的。如今,中国已经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端午节也变成了一个国际化的节日,比如赛龙舟,已经成为国际性的体育赛事,通过这些活动把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传到了异国他乡。
我一边吃着粽子,一边聆听着妈妈讲述这些有趣的故事,仿佛从屈原身上获得精神力量,觉得口中的粽子更加香甜,也更深知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心里默默下定决心: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指导老师:罗莉)
心灵的驿站
●罗炫林(丰顺县汤坑镇明新小学601班)
时光如梭,岁月如流,曾几何时,书已成了我心灵的圣殿,思想的驿站。
我在书里感受到了大自然淳朴美好的气息,山涧清泉的“叮叮咚咚”,林间绿色的清新自然,天边晚霞的轻盈缥缈,枝头花朵的芬芳四溢。我畅游于那些美妙的文章,犹如它们一样的清澈,一样的灵活,一样的沁人心脾。那平凡而又纯洁的清新,好似潺潺清泉流过我的心房,映照着一颗水晶般灿烂的心。
我每天如饥似渴地吮吸着书的甘霖,汲取书的精华。读《巴黎圣母院》,我仿佛走进法国的巴黎,聆听着圣母院那虔诚的钟声;读《寄小读者》,我好像来到冰心奶奶身边,悄悄地看着她为我们写作;读《鲁滨孙漂流记》,我又似乎漂流到孤岛上,和鲁滨孙一起顽强地生存下去……
书给了我力量。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扑在书上,就如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就是药,多读利心病;书就是茶,需慢慢地品味;书就是夏日里的一杯冰水,彻骨的寒冷过后便是无比的清凉。
我爱书,爱它那行云流水般的通畅,爱它那天高云淡的深邃,出自不同作者的每一本书,都有它独特的风格,或深沉、或轻快、或悲伤、或欢愉,它们都能给感官带来愉悦。
书以它独有的魅力吸引着我,是我的良师益友,它熏陶着我、感悟着我,载我扬帆起航,带我搏击风浪,领我经历风雨,伴随着我的成长!
(指导老师:王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