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中学风景如画。
“立德”是“树人”的前提,“树人”是“立德”的目标。近年来,丰顺县黄金中学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开展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文明礼仪训练等活动丰富德育形式,构建多元化德育课程,从而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育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
●本报记者 李万宅
通讯员 刘海怀
以人为本,打造有温度的德育课程
针对学校生源现状,黄金中学确立“育人从‘心’开始”的办学理念,构建系列化的德育课程内容,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践中升华。
日前,记者走进黄金中学时,刚好碰上高一(3)班班主任陆拔流在上思品课,主题为《学会沟通 让心靠近》。“课堂中,我设计了无私心语、友谊无价环节,让学生把想对发生过矛盾的同学说的话写在卡片上,之后进行交流。当彼此读着对方滚烫的文字相拥而泣。”陆拔流向记者说道,这节课最初的设计源于班中小李与小陈产生矛盾的案例,虽然找过当事者谈过几次话,但都没能解开他们的心结。通过这次主题思品课,当他们手握在一起时,班级响起热烈的掌声。
据了解,这个思品课堂是黄金中学构建系列化德育课程的缩影。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该校深入研究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构建一系列的德育课程,打造有温度的德育工作。在不同的学年段设定“学会自立、学会自信、学会自理、学会感恩、学会规划、学会交往、学会适应、学会自强”八个模块,旨在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和健全人格。每月开展一节文明礼仪训练课,规范学生的坐立、行走和待人接物方式,纠正学生说粗话、大声喧哗、奔跑打闹等不良行为习惯。每学期邀请法制副校长为全校师生做主题讲座,通过动人的音乐和视频、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等方式,用生动的案例,鲜活的故事,从日常生活入手,为全校师生讲解如何引导和教育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各团支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党的青年运动史专题学习,实现支部全覆盖、团员全覆盖、学生会全覆盖。通过寻访红色足迹、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方式,在校园内营造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浓厚氛围。利用当地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红色基地等,开展青少年思想品德的研学活动,涵养学生品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得到社会各界好评。
为营造创先争优的深厚氛围,学校还制定了“文明班”评比方案,每月进行打分评比,并把分数公布在学校公告栏,学期结束时进行综合评分,评出校优秀班主任,学年度“总评”出县优秀班主任。“多年来,我校积极探索开放式德育课堂模式,坚持德育优先,打造有温度的德育、有地位的智育、有活力的体育、有品位的美育、有内涵的劳动教育。”该校校长彭恩铁说。
开拓创新,为校本课程建设注入生机
黄金中学以“堂正做人,认真做事,勤奋求学,立志成才”为办学宗旨,不断创新德育形式,把德育落实在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中。
记者漫步校园一圈发现,在黄金中学的走廊、楼道等,都有宣传栏展板,展出习惯教育、绿色学校、文明守纪等内容,营造了浓厚的育人氛围。此外,学校组织开展演讲比赛、文体活动、征文比赛等德育专题活动,坚持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将更具生命力的元素融入校本课程建设当中,形成多元化德育课程体系。此外,学校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全校范围内连续开展美德青少年、校园之星等评选活动。
据悉,黄金中学的特色教育不仅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还得到杰出乡贤何侨生、谢小章的鼎力支持,谢小章捐款1480万元设立奖教奖学金,助力黄金中学升级提质。该校办学成绩斐然,从2011年首次参加高考,高考成绩逐年攀升,已成为丰顺县北部山区教育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多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高考先进单位”称号,2021年高考,张志权考取600分,实现该校高分层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