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大自然春的气息已探出身子,到春分时节再也掩饰不住姿色,竭尽全力地泼洒着春意。一场春雨后, 一年一季的播种与耕耘变得愈加忙碌。此时,整个园子都绿意盎然,目之所及皆是原生食材,直叫我垂涎欲滴。百忙之中怎么也得挤出点时间来,做些美食滋养自己。
最初开始采摘的是白头翁(鼠曲草)、艾叶、苎叶等,做成客家人都爱吃的青粄、艾叶馒头、艾叶煮酒酿蛋、煎艾叶饼和各种口味的青团。我喜欢吃芹菜瘦肉香菇馅的咸青团,于是冰箱里总存放着一些,有时起床晚来不及做早餐,拿出来热一热就能吃上,味觉就是这样被唤醒的。
桑叶刚抽出几片嫩绿时,已迫不及待地采摘来煮上一碗桑叶荷包蛋。翠绿的青蕨炒腊肉配上薄荷小米粥,绝佳!赤蕨(红蕨)摘回来煮至五成熟,对半撕开后用长流水浸泡一天,配姜、酒糟、蒜头、咸菜慢火细炒入味,一上桌就是光盘。荠菜饺子,鹅肠草、车前草煎蛋,野芹炒五花肉,哈蒌叶香芋饭,一包针、红背草滚汤等等,每天不重样的食材,变着花样吃,可还是会错过不少。于是就试着用各种的方法来保存一些适合用来保存的,希望在想吃之时能解解馋。
春笋盛产时,村民送来了两根大大的苗竹笋,相当嫩,一根至少有七八斤重,感恩!于是,好一阵忙活。笋头切片晒笋干,用来以后炖肉吃;中间的部分分做两味,焖五花肉和煲猪骨;最嫩的笋尖,做了一盘素炒,剩下的配上菜园子里采摘的芹菜、胡萝卜跟葛根粉面皮一起,做成一个个爽口Q弹的笋粄。
春笋接近尾声时,正是采山茶、炒山茶之时,也是野生金银花采摘的时节。大家都在说今年的野生金银花盛产,确实是!我到溪边岩壁上,随便扒拉几下就采摘下来一簸箕。
炒手工茶,手要不断地在锅中飞舞,还得不时添柴火,此时最容易口干舌燥、上火。这个时候,我会在开炒前采摘些新鲜的野金银花回来跟葛根粉混合在一起调成花浆,上锅蒸成花糕后取出放凉切块,盛出一碟搭配一杯枇杷叶煲的茶汤,在炒茶的间隙吃上几块、喝上几口,如此就可解热气。
炒完茶,方有时间坐下细尝已压弯枝头的桑葚。桑葚挂果太多,一开始采摘的个头都比较小,只能采来泡桑葚酒。随着每天不间断采摘,树上的桑葚越来越少,个头反而越来越大,于是拿来榨汁喝、蒸桑葚馒头。
到最后枝头桑葚数得清时,桑葚已长到我拇指般大小,汁多果甜,此时才是我的最爱,每天早上起来必采几粒吃下,生津、补血。
这个春天我做美食未曾停歇,这个春天冰箱亦未曾空过。
大自然中,有多少美意是藏在日常生活里而未被我们珍惜的,数之不尽啊。
□ 二 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