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杀猪菜 2021年12月16日  

炒猪肠

煮猪红

四个村民合力扛起一头大猪。

●胡广平/文、图

 “杀猪菜”原本是东北农村每年接近年关杀猪时所吃的一种炖菜。梅州没有这种说法,之所以用这个词,是因为实在找不到比这更合适的词,来描述以前农村杀猪后吃的那几道难忘的菜。

 我的阿婆养猪,一年两头,上半年杀一头,下半年杀一头。我们一家人住在一座客家围屋里,因为屋外的猪圈残旧倒塌了,阿婆就把猪赶进了屋里,将房屋后门旁边的一个杂物间用来做猪圈。老屋非常宽敞,从正门进来是干净整洁的走廊,天井里栽种着几棵桂花树,桂花盛开的时候,香气沁人。

 杀猪前,得先和村里唯一的杀猪师傅联系,商定杀猪的日期。日子到了,凌晨两点钟,阿婆就要起床,烧满满一大锅热水,做好准备工作。四点多,当屋外传来密集狗叫声时,意味着杀猪师傅到了。

 每次我和弟弟都会被窗外的声音吵醒,兄弟俩一起趴在窗户上好奇地观望。师傅在猪圈里一钩子下去钩猪,一旦没钩住,猪拼命逃出猪圈,在屋子里号叫着乱窜,师傅紧跟在后面追赶,好事的狗也跟着吼叫。阿婆赶紧躲进房间里,搂住我们兄弟俩,婆孙三人趴在窗户上,紧张地看着师傅提着杀猪刀满屋子追赶。

 一阵凄厉的惨叫声后,猪被制服了,老屋又恢复平静,接着院子里传来忙碌的声音。过了一段时间,师傅就会割下一块“梅条”肉交给阿婆。这是猪的背脊肉,猪全身最脆嫩的部位。待师傅收拾好,阿婆已把饭菜端上桌,我们便坐下来和师傅一起吃早饭。

 一盘青菜炒梅条肉、一碗咸菜瘦肉汤,再加上一点咸菜、菜脯之类的家常小菜。肉片不用拌生粉,直接下锅,不管是炒还是煮汤都非常脆嫩,久煮不柴。特别是咸菜瘦肉汤,鲜美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两碗饭下肚,师傅用油腻腻的衣袖擦擦嘴,打个嗝儿,然后载着猪肉朝市场奔去。

 打扫干净后,阿婆开始煮“猪红”。煮猪红离不开猪油渣,香喷喷的猪油渣,用来煮猪红再合适不过。猪红在大锅里用柴火焖煮,起锅前撒上胡椒粉和刚刚从菜园里摘的新鲜香芹就可以了。依照习俗,阿婆把煮好的猪红分成二十多碗,除了自己吃的以外,还要用大木盘子托着,一碗一碗地给左邻右舍送去。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碗热气腾腾的猪红增进了邻里的情谊,体现了客家人团结和睦、礼尚往来的优良传统。

 每次杀猪,我最喜欢的一道菜就是炒猪肠。先将猪肠翻转过来,把黏膜清理干净后,用粗盐、生粉反复揉搓,再焯水去掉杂味,之后切成小段。油锅烧热后,猪肠下锅翻炒,加入白醋和其它调味料,再加入咸菜,炒出来的猪肠鲜嫩脆爽,非常下饭。火候的掌握非常讲究,全凭阿婆的经验。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阿婆早已离开了我们,老房子也不在了,那些美好和杀猪菜的味道一起永远驻留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常常感叹:相同的食物没有了儿时的味道。我想,从前的味道是不可能再品尝到的,因为那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更是饱含着岁月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