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湘桥好风流 十八梭船廿四洲 2021年08月03日  

潮州广济桥(白英摄影)

镇水鉎牛(白英摄影)

  潮州湘桥好风流,

 十八梭船廿四洲,

 廿四楼台廿四样,

 两只鉎牛一只溜。

 “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在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古城的东门外韩江之上横卧着一座世界闻名的古桥----广济桥,它初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广济桥是我国第一座也是世界第一座启闭式桥梁,以其“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格与河北赵州桥、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

 潮州是一座千年古城,其名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复”之意。而潮州地标广济桥,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因直对古城东门广济门,故名,另因有韩湘子书“洪水止此”的石碑立于桥畔的传说,又俗称“湘子桥”。千百年来广济桥沟通着两岸,担负着城市的重要枢纽功能,它不仅造型优美,更因奇特的桥梁构造而极富传奇色彩。站在韩江边远眺广济桥,靠近两岸的石梁桥上二十四亭台楼阁形态各异,中间十八只梭船横向并排用铁索连接而成的浮桥,似长虹卧波贴着韩江江面随潮水而涨落,坚固石梁桥衔着随波逐浪的浮桥,高低错落,古朴而典雅。桥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桥下波光粼粼,微波轻扬,正如潮州八景“湘桥春涨”古诗所赞:“湘桥春涨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

 广济桥的故事注定离不开韩江,韩江是粤东连接各地的要道,流经潮州的河段,在韩江上造桥的历史,就是潮州人因水而兴的历史。广济桥全长518米,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打开广济桥史,从洪水、飓风、地震的天灾到战乱、炮火的人祸,有史可查的,广济桥重修重建达二十余次,至嘉靖九年(1530)才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墩)”的格局,历时359年,令人惊叹。解放前夕广济桥已是残破不堪,解放后对全桥改建与加固维修,而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广济桥是2007年竣工的依据明代风格原貌重建的古桥。

 广济桥有着“梁桥、浮桥、拱桥相结合”的独特风格,梁舟结合,刚柔相济,有动有静,起伏变化,是我国古桥的孤例,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整座桥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特别是“舳舻编连、龙卧虹跨”的浮桥, “十八梭船”没有任何支柱——是直接浮在水面上。它连接着东西两段重瓴联阁、联芳济美石梁桥。浮桥两端用铁链固定在梁桥的矶头墩,随水位涨落而高低变化,矶头墩各有一段石阶梯供行人上下浮桥,梭船分段独立用铁链连接,中央铺设木板作为桥面,每遇洪水或要通船,则将梭船解开。广济桥浮梁结合的设计,具有桥上交通、船只通航、防洪泄洪的实用功能。

 桥西第五墩的分水尖上亭台内,安放着一只引头望水的铁牛,据记载铁牛原来有一对,铸造于雍正二年(1724年),分别置于东西两桥墩之上,意为“镇桥御水”,以祈求避免洪灾。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洪水冲垮东桥铁牛所在桥墩,铁牛坠入江中,不见踪影。于是有了民谣“两只鉎牛一只溜”,“鉎”即锈铁之意,或许,铁牛入水能更好地镇水,减少水患吧。桥西有桥上唯一的一座牌坊“民不能忘”,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韩江洪水,冲毁江心桥墩,太守刘浔、分司吴均发动盐商和富户捐资修桥,因工程浩大,历时数年始告完工,百姓建牌坊以纪念,寄托对先贤的崇敬和追忆。广济桥的修建,离不开历任知府知州,但更离不开潮州的百姓,几百年来,一直保持着官民合修广济桥的传统。至2003年重修,不仅本土的潮州人,那些扎根海外的潮州人也依然大力捐赠,感恩故乡,怀念故祖。“民不能忘”,不能忘的亦是家乡。

 旅游攻略

 交通:广济桥位于潮州市古城墙东门外,从古城中步行即可到达。

 开放时间:夏季10:00-17:30,冬季10:00-16:30(正常时间),遇极端天气另行通知。由于通航需要,夏季每天17:30(冬季16:30)左右浮桥会撤离,以便货船从江面通过,届时可欣赏到“过河拆桥”的独特景色。

 美食:潮州牛肉火锅,潮州牛肉丸,潮州海鲜粥,潮州卤味

 住宿:推荐住潮州古城内的民宿,夜行方便,还可以看夜景。(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