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隔空”为女儿打气 ——访奥运会羽毛球女双亚军陈清晨父母 2021年08月03日  

陈清晨父亲陈东辉(右四)和母亲张苑萍(右三)收看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双决赛。(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陈思杰

 8月2日,国羽女双陈清晨/贾一凡组合,在东京奥运会上获得银牌。1997年出生的陈清晨来自梅州兴宁市,记者在赛后采访到她的父母陈东辉、张苑萍,他们表示,此次比赛虽遗憾拿到银牌,但结果也已让他们满意,只要尽力了就无愧无悔,银牌也是女儿努力拼搏的成果。

 努力拼搏便无愧无悔

 记者采访时,陈清晨的父母陈东辉和张苑萍受邀在顺德体校观看比赛。陈东辉说,全程观看下来,手心都已经捏出汗了,虽然与奥运金牌失之交臂,但通过电视看到自己女儿在赛场上努力拼搏的样子,便也为她感到骄傲。

 1997年6月23日陈清晨出生于梅州市兴宁市福兴街道的一个普通家庭。4岁那年,有一次陈清晨看到别人打羽毛球,好奇的她试玩之后,便迷上了这项运动。“清晨一直都有着开朗性格,从小有不服输的韧劲。”陈东辉说,当时她与别人玩羽毛球时,就已经显露出这种能吃苦、不服输的性格。2001年,这个不到5岁的小女孩,被妈妈领到兴宁市业余体校看别人训练,陈清晨的启蒙教练邹仕文就在那时注意到了她。“她的性格就是遇强则强,输了也从来不哭,就咬牙切齿眼睁睁地看着对手,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赢回来。”邹仕文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羽毛球越来越着迷,我们夫妻俩顺从她的意愿,7岁那年就正式送她去体校接受培训。”陈东辉说。在顺德体校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2007年,陈清晨被推荐到广东省体校。

 年幼的陈清晨为了接受训练而离开家乡和父母,陈东辉和张苑萍的心里有百般的不舍和担忧,但夫妻俩仍坚持只把积极乐观的一面展现给女儿。“当时她年纪还小,有时候遇到困难会打电话来哭诉,其实我也会偷偷跟着抹眼泪,但还是鼓励她一定要坚持。”张苑萍说。因担心自身条件不佳而会被广东省体校放弃,勤奋的陈清晨除了完成每天训练任务之外,连周末也在加练。在父母的鼓励下,以及通过自身的努力,陈清晨那时就已多次赢得国内外少年、青年羽毛球比赛冠军。

 “注意休息,保重好自己的身体,你是爸爸妈妈的骄傲。”为了不影响决赛的备战情绪,陈东辉和张苑萍在赛前一直没有跟女儿联系。虽然最后比赛遗憾摘银,赛后他们还是第一时间“隔空”为女儿打气。陈东辉告诉记者,女儿从小到大一直都在接受严格和辛苦的训练,为了备战奥运,也已经两年多没回家了,所以自己更多是鼓励她和关心她的身体。“能取得这个成绩已经很满意了,接下来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加强训练,未来还有更多机会,继续为国家争光,为家乡添彩。”陈东辉说。

 妈妈记录本再添一笔

 陈清晨的家在兴宁城区一个普通的小区,虽然她平时都在外地训练或比赛,一家三口聚少离多,但她的房间仍然被妈妈打扫得非常干净整洁。走进房间,一个陈列柜格外显眼,上面摆满了陈清晨这些年来获得的一部分奖杯、奖牌和奖状,记录和见证了她作为运动员的成长历程。

 从2011年10月20日陈清晨获得全国城市运动会女团冠军开始,张苑萍就开始在记一笔“账”。她拿出一本保存和记录了将近10年的小本子,上面写满了陈清晨在各大赛事中所获得的团体、女双、混双等比赛的冠军和亚军。

 2012年至2015年,陈清晨连续参加了四届世界羽毛球青年锦标赛,获得了包括女双、混双和混合团体在内的九个青年赛冠军。特别是在2014年进入国家队后,陈清晨更是在女双和混双两项上展示出了扎实的基本功和出众的能力。目前为止,她已夺得除奥运会以外的所有世界冠军,包括苏迪曼杯、尤伯杯、世界锦标赛、亚州锦标赛、亚运会、全运会、全英赛等,而这每一份荣耀,都被张苑萍细心记录。

 此次比赛是陈清晨的运动员生涯中第一次出征奥运会,获得了一枚来之不易的银牌,张苑萍说,她的记录本又可以再添上非常有分量的一笔。“每一个成绩都来之不易,都是孩子血汗的结晶,我们每次翻看这一笔笔记录,就仿佛能看到清晨在赛场上挥洒汗水的模样,所以我们会一直用心记录下去。”张苑萍说。

 对于这次比赛,虽然结果有些遗憾,但在妈妈张苑萍眼中,女儿仍是最棒的。张苑萍告诉记者,陈清晨最喜欢吃家乡的娘酒炒鸡,等女儿回家以后,一定会精心准备好这道菜,好好慰劳她。